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最新观点  

滕斌圣——新能源汽车的2024:谁能进入决赛圈?

2014年,随着特斯拉首批Model S向中国车主交付,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在2018年造车新势力的巅峰时期,企业数量最高时超400家。

可在这个“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行业,新势力们又以潮水般的速度退去,曾名赫一时的威马、天际、奇点、爱驰,相继陷入经营困境,走到穷途末路。

随着行业发展的逐渐成熟,当繁荣淡去,造车新势力们也步入了下半场,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以更冷静的态度重新审视新能源汽车行业。

我们发现:

01 新能源车企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冷暖自知。销售净利率就是市场内卷的一个缩影:即使是蔚来、小鹏这类属于第一梯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销售净利率始终未能转正;比亚迪虽然销售净利率始终为正,但截至2023年Q3还只是勉强超过5%。

02 不少新能源车企卖一辆赔一辆,对自身和母公司都形成巨大的财务压力。价格战更是纯属车企的无奈之举,即使不断有高端车型粉墨登场,但性价比始终是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新能源市场的主流依然是15-20万区间。

03 价格鏖战虽然残酷,可更残酷的是,能参加价格战已然是一种幸运。在燃油车时代,车企倒闭的消息鲜少出现,可新能源汽车市场纷繁多变,即使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独角兽公司,也难以抵御市场变革的冲击。

04 国内市场竞争太过激烈,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也是路径。北汽、吉利、长城等企业先后在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建立工厂,实现“销地产、产地销”,推动汽车本地化生产及当地汽车产业链完善。

01 销量上涨,但盈利微薄

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一种错综复杂感。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Wind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2.2万辆,市场渗透率0.09%,但到了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31.5%,在10年的时间里得到显著大幅提升。

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变化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到,中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保持全球第一,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能源汽车也成为减少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显示:2022年,电动汽车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净减少了约8000万吨,其中贡献最大的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全球有近30%的减排量要归功于中国的乘用车电气化。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到2030年,将进一步减少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但另一方面,放眼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是一片焦头烂额,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不少企业折戟沉沙,即使是活下来的新能源车企,也无非外表光鲜亮丽,内里冷暖自知。

新能源上市车企的销售净利率,是市场内卷的一个缩影。即使是蔚来、小鹏这类属于第一梯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销售净利率始终未能转正。

至于理想汽车,也是从2023年开始,销售净利率开始回正。而比亚迪虽然比值始终为正,但截至2023年Q3还只是勉强超过5%。

销售净利率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进入2023年,错综复杂的状况加剧。

首先是政策变动。根据《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在2022年底终止,2023年起,上牌的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

虽然国家补贴取消后,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还有诸如“双积分”、购置税减免、充电设施奖补、车船税减免优惠等政策助力,但随着“政策驱动”的帷幕落下,取而代之的是“市场驱动”。

这对新能源车企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自我造血要求——只有能够真正提升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02 价格鏖战下的“生死局”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所面临的不止国补取消,还有集体降价。

年初,由于主流车型上市已久且迭代有限,为了延缓订单增量下滑速度,特斯拉率先开启价格战,部分产品给到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的最低售价。

领头羊的出手,导致业内其他新能源车企纷纷追随,毕竟,面对纷繁多变又风雨飘摇的市场环境,维持并增加市占率显得至关重要。

但问题在于,特斯拉是具有降价空间的,毕竟行业老大哥的“血条”足够厚,更何况,凭借特斯拉的品牌吸引力以及这些年积累的众多拥趸,无论涨价降价,始终会有人愿意购买。

也正是因此,当特斯拉发现销量并未随着降价猛增,反而引起了老车主的不满甚至维权后,又在2023年10月下旬起,连续四轮涨价。

但对其他被动卷入价格战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参与者而言,这场价格鏖战一直持续到了2023年年底,一直不断有车企投身降价的浪潮。

2023年Q3电车降价部分车型梳理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乘联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降价的步伐之迅猛,甚至打破了传统车市降价的惯例。

在燃油车时代,新车价格通常保持稳定,发布后半年至一年才会调整价格,但2023年11月30日,极越旗下首款车型极越01上市仅一个月,便宣布全系直降3万元,售价调整至21.99万~30.99万元。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降价还会导致赔钱交付。成立于2021年3月的极氪汽车,是如今赛道内风头正盛的独角兽,承载着吉利汽车实现高端化战略的重任。但以2023年Q3为例,极氪净利润-53.6亿元,如果以此除以交付量做估算,则极氪每交付一辆新车,亏损就达到6.78万元。

亏损的不止是极氪一家,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3年Q3,小鹏和蔚来累计交付量分别为8.14万辆和11万辆,小鹏的单车净亏损为11.09万元,而蔚来由于上半年交付量低迷和研发费用的提升,单车净亏损甚至达到了14.14万元。

2023年Q3重点车企的“赔钱交付”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公开资料搜集

吉利2023年中期业绩显示:“分销及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至48亿元,主要受极氪直营渠道建设和运营的影响”,极氪的赔钱交付对母公司吉利的成本造成了压力,导致吉利的利润受到部分侵蚀。

这也成了极氪急于上市的重要原因,如果造车回血周期漫长,选择上市融资不仅可以缓解极氪和吉利的资金压力,还能增加品牌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

对车企而言,价格战纯属无奈之举,即使不断有高端车型粉墨登场,但性价比始终是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新能源市场的主流依然是15-20万区间。

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情况和单车均价 

资料来源:中汽协、平安证券研究所

2023年广州车展期间,极氪副总裁朱凌表达了对价格战的态度:“极氪不想打价格战,但从来不怕打价格战。价格战打起来,我们顶多是忍一忍,别人是在流血。我们打仗要么不打,要打就往死里打。”

较之于降价,还有另一种打法,即从一开始就以价格作为切入口。独角兽广汽埃安在2022年11月完成了182.94亿元融资,是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可查最大单笔私募融资,也让其成为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估值最高的企业。

作为网约车领域的主力品牌,埃安以其20万以内的亲民售价和优质产品广受司机欢迎。然而,随着网约车市场的日趋饱和,埃安需要将品牌向上突破,摆脱“网约车之王”的标签,改变市场对其的固有印象,但这仍然需要努力。

03 活下来才是第一要务

价格鏖战虽然残酷,可更残酷的是,能参加价格战已然是一种幸运。

在生死存亡面前,活下来才是第一要务。在燃油车时代,车企倒闭的消息鲜少出现,可新能源汽车市场纷繁多变,即使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独角兽威马汽车,也难以抵御新能源汽车市场变革的冲击。

成立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是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曾与蔚来、小鹏、理想合称“新势力四小龙”。

威马曾是光鲜瞩目的独角兽,它融资多,累积融资额超300亿元,还曾在2020年9月,宣布完成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创下彼时造车新势力史上最大单轮融资,此外,威马还拥有两座自己的造车工厂,和实打实超过11万的用户。

但自2022年下半年起,威马相继传出降薪、停产等一系列负面消息,在2023年年初,威马深陷困境,创始人沈晖曾在微博表示“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2023年10月10日晚,威马发布《告知函》称,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10月7日受理威马预重整申请,威马在《告知函》中解释道:“近年来因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不景气、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及获取经营发展资金受挫等客观原因影响,威马陷入经营困境。”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2021年,威马分别亏损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

不同于极氪,威马没有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背景,为了缓解资金的压力,威马曾希望通过上市输血,但始终未能成行,这也成了压垮威马的最后一根稻草。

威马汽车表示,通过预重整程序将彻底审视公司的运营和经营模式,全面优化各个部门和业务板块,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称,将与债权人,持股人和潜在投资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达成最佳的解决方案。

可陷入困境的独角兽威马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这场“生死局”中,即使曾经显赫一时,如果没有足够的造血能力,也难逃终焉的陌路。

04 未来在于国际化和智能化

放眼国际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充满机遇。

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攀升,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占比达总汽车出口量的24.5%,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汽车出口和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Wind、中汽协、海关总署、人民网、泽平宏观研究、浙商证券研究所、东方证券研究所、中国水运报

回顾独角兽哪吒汽车今年的业绩表现,2023年全年仅交付12.74万辆,相比2022年的15.2万辆减少了2万多辆,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更何况,目前的销量还离不开降价的扶持,2023年10月,哪吒X正式上市,作为哪吒U的换代车型,哪吒X起售价比哪吒U下调5万。

为了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突破口,哪吒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022年9月开业的哪吒汽车在泰国首家3.0形象直营体验空间,成了首家登陆泰国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直营店”。快速在泰国站稳脚之后,哪吒将目标瞄准了马来西亚,并不断拓展出海版图,扩展中东、欧洲、南美等市场。

2023年11月底,哪吒汽车位于泰国的首家海外工厂——泰国生态智慧工厂正式投产下线新车。哪吒汽车并非唯一采取类似做法的公司,北汽、吉利、长城等企业先后在非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建立工厂。

随着“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车企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并通过建厂,实现“销地产、产地销”,推动汽车本地化生产及当地汽车产业链完善。

此外,智能化也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J.D.Power研究显示:中国汽车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智能化体验的重要性已跃升至第三位,仅次于价格和环保。

考虑购买电动车各类因素受访者占比 

资料来源:J.DPower亿欧、汽车之家、浙商证券研究所

在未来,智能交互和自动驾驶会成为智能化的重要方向。

在智能交互方面,操作系统又被称为“车的灵魂”,直接决定了产品体验。随着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讯飞、京东等多家企业进军大模型,也推动了大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的运用,使人机之间真正的自然交互成为可能。

自动驾驶技术的蓬勃发展,则催生了一系列独角兽公司,包括小马智行、毫末智行、地平线等。随着大模型的发展,其强大的感知、决策、规划等能力,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用户体验带来了重大提升,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部分国内自动驾驶公司技术路径整理 

虽然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对整体行业而言是一桩好事。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步入下半场,市场步伐由急躁转向稳重,内卷竞争倒逼车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大浪淘沙中,只有真正有实力、有技术、有产品力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长期主义的耕耘,终会结出硕果。

文章来源:《财经》杂志

相关阅读

媒体报道

更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