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ESG发展已经步入关键期,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选项”。
共议未来增长新前沿、探寻经济发展新动能,近日,第十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辽宁大连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位嘉宾,就热点经济议题进行了深度讨论。随着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普及,本届论坛中,“ESG”继续成为聚光灯下的热门话题之一。
ESG理念首次提出于2004年,此前主要在欧美国家普及并实践,成为投资机构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重要指标。在中国,ESG理念与投资也在落地生根、日渐生长,“碳中和”“碳达峰”等目标的提出,以及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实际行动,都在“自上而下”推动我国ESG发展驶入快车道。
近日,第一财经就该话题专访了本届论坛嘉宾——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市场营销学教授、ESG及社会创新中心主任朱睿。在她看来,“ESG”这个词虽然是“舶来品”,但国内对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关注由来已久,新质生产力和ESG理念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国内ESG发展已来到质变提升的关键期。
朱睿认为,属于未来的好企业,一定是将自身核心能力与社会痛点紧密相连,先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将其在核心业务、资源配置、战略方向上呈现出来。“商业向善就是‘因义而利’,让企业真正通过创造社会价值,进而产生更好的商业价值,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以下是本次采访内容实录:
第一财经:ESG理念起源于国外,中国本土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非常快。我国ESG发展历程有哪些特点?目前是否到了质变提升的关键期?
朱睿:ESG这个词虽然是“舶来品”,近些年才传到中国,但实际上中国在政策引导,包括对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关注,其实由来已久。近几年来,国内对ESG的强调和硬性要求越发凸显。
比如二十大报告提到共同富裕、绿色发展,其实就分别对应社会和环境,我们虽然语境不同,但表达的内容是相通的。未来不仅是对上市公司,对各行各业的企业,关于ESG的要求会越来越标准化、强制化。尤其是在环境问题上,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提出,该方面的政策会尤为凸显。
当下,国内ESG发展已经步入关键期,以前企业可想“等一等”,先考虑利润和发展问题,再去关注环境与人的问题。但在今天,这已经是一个“生死存亡”的话题,如果企业不关注环境、不关注人、不关注合法合规治理,实际上是可以立刻被淘汰的,ESG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选项”。
比如近期社会热议的企业高管言论、基层员工生存处境等话题,背后反映出相关企业更多考虑的是绩效,把人当作工具,而非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如果总是在数字背后考虑问题、只关注效率问题,那迟早会出问题。以人为本需要考虑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和利润空间,这才叫可持续。
第一财经: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均存在波动,面对内外发展挑战,企业重视并落实ESG的驱动力来自于哪里?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朱睿:企业在推进ESG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非常多。我在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开了一门课叫“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它要求学员花一年时间,在企业真正设计并且践行“商业向善”的项目。
刚开始做这件事时,确实阻力特别大,很多企业会觉得,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下,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和发展问题,为什么要被强制性要求做向善的事情?有这样的质疑,很多时候是因为,第一对概念理解没到位,第二没有真正站在长期和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
在我看来,商业向善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方式,通过真正解决一个社会或环境问题,来创造社会价值,并顺带提升商业价值,这是一个利他且利己最好的方式。当然刚开始需要一定投入,需要考虑他人的利益、站在长期发展的视角,如果想今天就能挣钱,做这件事可能确实比较难。
很多企业在接触初期,会感觉这是一门公益课。我会开诚布公地讲,不是让大家上两天必修课,然后去捐赠,捐赠当然可以创造社会价值,但对于企业家来说,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应该是结合核心业务,通过与社会痛点的交际,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任何有问题的地方,恰恰是有商机的地方。
目前更重要的是,如何推动企业思路的转变。到最后,所有的差异都将来自于认知差异,如果企业能意识到,当你做商业向善的事情时,带领和创造的将不仅是一家可以盈利的企业,而是一家真正具有凝聚力、让人尊敬的企业,便能打造出超出个人利益、具有更普世价值观的品牌。
第一财经:如何看待现代社会中“商业向善”的核心要义?未来的好企业,应该有哪些不同以往的特征?
朱睿:如果用简单四大字概括,商业向善等于“因义而利”。无论是做媒体、做服装、做建筑,企业的核心能力到底跟哪些社会痛点紧密相连?找到这样的社会价值,同时把这种社会价值在核心业务、资源配置以及战略上呈现出来,让企业真正通过创造社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现实中,要转变思维会比较难,尤其是对企业来说。所以早期阶段,一定是少数人先行,如果真正克服了困难,带来的快乐其实要大于做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教育机构,也有责任有义务去做引导,社会各方的推动也很重要,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家行动起来。
政策引导也是很重要的推动力量,当政府要求企业必须发布ESG报告,企业肯定要去做。除了教育机构、公益组织、政府推动,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力量,那就是市场。当企业看到有人走在前面,并因此获益时,一定会受到触动,这种影响力是潜移默化、且巨大的。
一旦行动起来,无论大小,哪怕项目是失败的,我觉得企业也会有心得,更了解是哪里出问题了,怎么能做到更好。最重要的是,企业会收获员工和社会不一样的眼光,大众会觉得这是一家有担当、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企业。这种价值很难用短期经济价值去衡量,这便是品牌的意义。
第一财经:企业“商业向善”能否与经济利益形成良性循环,是否有这样的正面案例?
朱睿: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我们有个学员,他所在公司是景区缆车吊厢生产厂家。当时上完课后,他想到一个项目——做全球第一款无障碍吊厢,轮椅使用者也可以自由进出。现在的缆车吊厢通常是窄门,轮椅上不去,他想既然我们可以到坐缆车到山顶,轮椅使用群体也要有这样的机会。
回去后,他跟高管们沟通,大家都觉得“神经病”,但这位同学是一把手、能拍板,所以就决定去做。他找了保时捷设计师,做出了全球第一款无障碍吊厢,加宽了进出口、配备了保护措施,轮椅可以自由进出。
当然,升级成本会大一些,所以做完后的第一个挑战是——卖给哪个景区。当时,国内有个景区正好在申请“雷锋奖”,因为产品功能比较独特、适配,这家景区在购买使用该产品后,确实拿到奖、成了景区亮点。
不过,因为成本问题,在国内其他景区推广还有一定挑战。但企业家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到国外推广,因为欧美对于这样的理念接受的时间比较早了,所以销量容易很多。在国外做好后,今年该企业在国内又签了两个项目。
这种人文精神的创新,可以在中国市场诞生出来,我觉得是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儿。
类似项目还有很多,比如另外一个企业,是东莞的数控机床生产企业。对机床设备来讲,润滑体系非常重要,以前的操作方式是,把润滑油直接倒进设备。但这件事有两大短板,一是人工成本高,四周就需要换一次,第二如果倒不准,容易污染设备,产生的臭味会加速设备折旧。
于是,这位企业家就思考,是否可以把油润滑转变成脂润滑,直接将油脂放到槽里,这样一年只需要换四次,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环境友好,减少了设备折旧。不过,刚开始的生产成本会贵些,大概多几千块,但考虑到这是十几万价值的设备,企业决定把多出的成本自己吞掉,没有转移给客户。
最终,看似是一件成本提高、利润也没增加的事,但因为给客户带来利好、赢得了美誉度,反而成为了品牌亮点,带来了销售明显增长。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在同行销量都在下降的情况下,这家企业保持住了业绩。如今通过一年时间,这家企业工厂设备的润滑系统已全部更新。
第一财经:对不同行业来说,“向善”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未来哪些行业更有可能趋近该目标?
朱睿:所有行业都有前景。有些行业本身带有向善属性,比如医院、药厂、教育等,医院也有很多地方可以提升,比如关注病人心理状态、改善医生工作环境、医院设计更加绿色,废弃物更好地回收处理等。有的行业是先将落后的地方摈弃掉,有些则是可以将优势放大,但我觉得任何行业都有提升空间。
如果一定要牺牲经济利益,而且是长久牺牲巨大的经济利益,那这种事肯定没人做,因为它根本还是市场逻辑。就像我们讲互惠原则,当你给别人创造价值时,别人一定会反馈给你,只不过我们需要把时间维度放长,不要执着于短期投入立刻见效。做起来难的事,才是未来竞争真正的壁垒,企业早布局一定更好。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