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媒体报道  

滕斌圣——资本凛冬,独角兽生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核心要点

● 资本市场的降温,海内外独角兽生态均回归理性发展;

● 公司的科技属性和商业变现能力更受重视;

● 生成式AI的火爆让人工智能成为当下最热门的商业创新趋势;

● 曾经的许多热门概念和赛道则都已沉寂,例如互联网、新媒体、社交平台、移动电商、社区团购、共享经济、在线教培等等;

● 国内的政府引导基金、海外的科技大厂,成为中外投资孵化独角兽的重要力量。

01 如何跻身独角兽俱乐部?

“独角兽”一词诞生至今仅有10年。十年前,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创造了“独角兽”一词,用以形容那些估值10亿美元又未在股票市场上市的科技创业公司。那时,像Facebook、Uber、Airbnb等估值如此之高的公司着实罕见,于是它们理应获得一个特殊的称谓——独角兽。

自那之后,创业热潮愈演愈烈,资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涌入私营企业。全球独角兽的数量和估值,以及全球创投市场的规模一路水涨船高。

● 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风投支持的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公司繁荣发展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

● 凭借巨大的网络效应和低廉的边际成本,消费者互联网公司吸引风险投资,将规模做大,让投资者在斩获几倍的回报后退出。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异常宽松的货币环境让风投公司得以筹集廉价资金。

在过去十年,从电商、社交网络平台,到SaaS、企业软件……依靠商业模式创新,利用网络效应迅速获得大量用户,降低资金成本,在消费者市场和企业市场都快速涌现出了一批独角兽企业。

但成为独角兽的道路不易也不可复制。如果细看独角兽的发展历程,一家公司从创立到成功退出(上市或被收购兼并),平均需要七年以上的时间。尽管似乎每天都能在新闻上看到有关独角兽的报导,但事实上,只有不到0.1%的企业成为了“独角兽”。

如何跻身独角兽俱乐部?答案是:努力+运气+时代潮流。

每一次科技创新潮流都伴随着一家或更多家超级独角兽企业的崛起。从半导体时代的英特尔,到PC时代的苹果、微软,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字节跳动、Uber,再到如今人工智能时代的OpenAI,我们发现,每十年就会诞生一个超级独角兽。从过往历史来看,每十年就会迎接一波大浪潮。那么,下一个十年里最本质的科技革新是什么?是否会出现一至两家新的超级独角兽企业?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目前独角兽公司仍以美国和中国为主,其中美国占比最多,中国位居其次。

2023年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Top20

很多人可能对这一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但事实上走到今天并不容易。新冠疫情开始后的三年,是独角兽历史上最活跃的三年,全球几乎平均每天都在诞生一家新的独角兽企业。这一风潮在2022年中戛然而止。由于美国加息以及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不确定性,风投市场降温,2023年独角兽的增长更是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

近两年中国的独角兽数量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美国的独角兽数量也在2023年猛然从三位数降至两位数。这不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经济领域深层次的变化,也折射出地缘政治的影响,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这样的环境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不宜过于乐观,但如果创业者把根扎得足够深,还是能够不畏寒冬。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投资人同样变得非常的谨慎。

据国外创投数据平台Crunchbase的统计,流入独角兽公司的资金较前两年大幅下滑,独角兽在前两年的虚高估值也将难以为继。

如大家所知,受一系列政策的影响,创新药领域哀鸿遍野,还连带影响了医药行业的估值。这种现象已经延续了几年,暂时还看不到转折点。有人说“LP消失了,GP在忙着写检讨”,当务之急是如何在当下大环境中生存下来。

02 独角兽生态发展的新趋势

全球独角兽生态发展的趋势也在近两年中有了显著变化。

首先,宏观环境面临挑战。

一方面,对新兴行业和海外上市的监管趋于严格;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国资背景投资者比重上升、外资占比下降;除此以外,地缘政治风险、中美科技战、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海外经济衰退风险等因素叠加更是增加不确定性。

其次,市场热点不断转变。

AIGC和大模型的火热拉动了对人工智能早期企业的投资热情。回望2022年,商汤上市即遭遇股价腰斩并一路下行,整个AI行业处于冰点,无人看好;然而进入2023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迅速逆转风向,AI行业一枝独秀。

风向的改变、赛道的涌现让人应接不暇,加之宏观经济政策以空前的速率转变,此刻我们最需要的是有最终抵达目的地的信心与信念。

再看企业特点,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规模更小、更精。

当下,做“平台”“大生态”可能是大环境所不支持的,专精特新才能行稳致远。2023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1+6+N”组织变革,拟分拆成六大业务集团,可见大家都在艰难地逆风寻找一种向前行进的“之”字型路径。

潮水褪去之后,仍有一批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2023年,获得10亿美元以上融资的美国独角兽企业有10个,中国有3个,可见目前中美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完全拉开。

如何判断和选择风口、如何打磨精进商业模式,成为在寒冬中保持活跃的关键策略。比如武汉长飞,是一家专注光纤光缆制造的企业,以并购方式切入车用半导体这一风口行业,不到两年就实现百亿估值。

那么,哪些赛道是诞生独角兽的风口?

拆解独角兽企业的行业分布可以发现,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企业服务显然是眼下最活跃的四个方向。资本集中流向达成市场共识的风口赛道,优质项目变得愈发抢手,致使投资难度大大增加,激烈竞争趋向白热化。

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热门行业仍然主要聚集于IT及信息化、制造业、医疗健康等,细分赛道下,“硬科技”、“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电池及电池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愈发火热,带动能源及矿业提升至第四位。

2023年上半年中国VC/PE市场主要行业

及主要细分赛道投融资概况

03 独角兽生态的新趋势和新机遇

纵观全球,2023年科技巨头在对外投资和孵化初创企业方面收获颇丰。无论微软、谷歌、英伟达、亚马逊、Salesforce等海外巨头,还是BAT、小米、美团等国内大厂。这也是行业龙头丰富自身商业生态的独特优势所在,而且这一趋势会延续。

2023年还有一些新的趋势值得关注:

趋势一:产业政策结合国有资本加速独角兽生态的发展

聚焦国内,还有一个特色的现象:产业政策结合国有资本在大力推动独角兽的发展。2022年,国资参与的投资数量占比已经达到15%,国有资本的导向性将越来越强。很多地方政府通过“产业扶持政策+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国有创投机构+赛道产业”的方式,打造符合当地产业重点培养方向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地方政府在创投方面成为“第二个合肥”并非易事,一边持续开拓新的投资赛道,一边将产业植入当地,要真正将这一套组合拳落实到位,需要极致的专业和绝佳的时机。

趋势二:创业风向的变化

创业风向已出现明显变化。智能手机带来的移动互联网红利已基本消逝,面对增长空间进一步萎缩的现实,“讲好商业故事+融资+烧钱换用户+境外上市”的平台经济逻辑不再成立,企业生存法扎必须要找到新的通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科创企业能够赋能实体经济,所以提升技术含量对如今的初创企业而言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硬科技方面,因为硬科技是真正支撑中美科技竞争乃至全面竞争的核心支柱。具备学术背景和技术研发经验的“学者型” 、“专家型”创业者受到一定青睐。

另一个毋庸置疑的风向就是“圈子”变得越来越重要。初创企业要能够融入产业链龙头的“小圈子”,例如新能源独角兽与比亚迪或宁德时代、芯片独角兽与中芯国际。与之对应,链接产业上下游的产业基金的优势也将愈发凸显。

趋势三:AIGC成为2023年独角兽生态中最亮眼的赛道

相较于硅谷的热闹,中国的AIGC产业圈起步较晚,创业生态方兴未艾,还没有形成规模,也还没有诞生OpenAI这样的“杀手级”新锐,行业发展仍由国内大厂引领,在AIGC创新应用上缺乏脱颖而出的初创公司,同时还需要在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上补足短板。

中国企业有一个特点,一旦别人做到从0到1,我们很快就能做到从1到10。我曾经问过某大模型的负责人:之前完全没有“大模型”这个概念,OpenAI推出ChatGPT之后,我们却能在几个月就能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如何做到反应速度如此之快?他告诉我,这就像麦哲伦完成环球航海旅行,证明地球是圆的之后,我们大大小小的船第二天就可以出发。船是现成的,只是原来受眼界的限制,没有意识到地球是圆的。这就是我们多年所沉淀的资源和执行力的优势所在。

目前的AIGC全球企业生态中,推动型企业是核心,且以美国公司为主;不少增强型企业都在中国,还有更多参与型的小企业以此为基础进行应用型创新。

04 独角兽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风险

当前,独角兽公司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与风险:

比如,上市退出陷入困境,市场环境低迷,估值泡沫需要出清。

上市退出是许多公司面临的一大困境。境内上市难度上升,仍有海量企业正在排队等待上市。只要IPO不放松,这个问题仍将延续。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低迷,估值受限,近年独角兽企业普遍上市表现不佳。对于最后一轮投资人来说,上市反而亏钱,还有什么必要投资呢?真正愿意流血上市的企业是少数,多数选择延期观望。这也反映出过去估值泡沫化的严重程度,以及一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

再比如,估值虚高,商业应用落地的实际情况不及预期,资金链断裂风险空前。

这种现象在很多高科技领域都比较明显。先进技术发展处于早期,想象空间大,炒作空间过热,技术难以短期证伪,研发周期长且投入大。以创新药为例,即使经过了临床阶段、进入了医保,最后依然会出现市场表现不及预期的情况。是否具有足够高的竞争力壁垒和稳定发展的市场份额,实际业绩能否兑现估值预期,商业模式是否长期可行,都是初创企业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我们看到,独角兽企业的长青能力正被重新审视。相较于独角兽公司数量的高速增长,热门独角兽企业估值普遍缩水,后续的上市表现大多也乏善可陈。

股价数据截止2023年12月8日

面向2024,独角兽生态会更加远离金融游戏。国内外监管环境收紧,反垄断更加严格,初创企业出售给大厂套现的难度也在上升。不断缔造标准化独角兽的风投工厂生产线已经关闭,风投生态系统将会不断演变。

随着投资规模下降,不再会有大量巨额资金被浪费在虚无缥缈的加密货币和元宇宙投资一样,独角兽企业需要更能解决现实问题,增长战略也需更加务实,能够差异化竞争。明天的成功与昨天的成功将会不一样。

祝愿我们的创业者在寒冬时向下扎根,静候春天来临,便一往无前地向上生长。

相关阅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