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授与研究  >  媒体报道  

甘洁——最前线 | “国产芯”热闹起来,缺钱、缺人的状况改善了吗?

一直沉寂的芯片行业,在上半年忽然热闹起来了。“海思”的名字传遍南北,股票市场上,芯片概念股也节节攀升,动辄几十上百万年薪的博士,让人艳羡不已。

资本也开始关注起了芯片行业。据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副院长甘洁观察,不少资本都增加了芯片行业的人马。

喧嚣和羡慕之后,冷静下来看,芯片行业还离成熟很远。这个长周期、重投入的产业,背后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投入。但缺钱、缺人、缺技术的问题,不是一日可以解决的。

资本虽然有实力,但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下,它们却无法放心地押注于此。在甘洁看来,很多投资人还是拿着互联网的思维投制造业,也就是“投赛道、赢家通吃、快速回报”。

实际上,这在芯片行业却走不通。在这个行业,有不少低调的“隐形公司”散落在世界各地,比如给华为供货的赛灵思、给苹果供货的戴乐格,都是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牌企业,有自己主攻的垂直方向,即便如高通这样的巨头,也不可能吃下所有市场。

更关键的是,当前的投资路径和芯片行业的发展路径背道而驰。投资人们偏好于回报率高的早期投资,或者更稳妥的中后期投资,但制造业中,“ 硬件发展黄金期就是融资黑暗期。”甘洁告诉36氪。

芯片行业最“饥渴”的,恰恰是中期投资。在这个黄金期,他们有了一些订单,需要扩张团队,但又看不到“挣大钱”的希望。投资人们普遍背负着3年或5年给回报的压力,自然对这样的公司望而却步。“投资人在这块非常小心,心态没有转变。”甘洁表示。制造业的漫长,足以让人熬得失去信心。 

芯片行业的坚冰,非一日之寒。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但显然现在专业人员的培养速度跟不上。甘洁曾经听朋友感叹,从前清华半导体专业还有60多个人,后来就只有30多个人了。原因无他,和软件工程这样热门专业相比,半导体行业很难挣到大钱和快钱。 

 “芯片行业没有过热,现在还在补课。” 采芯网创始人宋俊纬告诉36氪,除了人才缺口以外,高端技术还只是起步阶段。据他介绍,现在中低端芯片国产厂商已经能和国外平起平坐,但高端芯片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整个产业链上,芯片设计我们还能自研,但涉及到芯片制造环节的设备和核心零部件,很多都需要从海外采购,比如晶元的设备由美国垄断,光刻机由荷兰垄断。

至于高校教育体系,据宋俊纬介绍,有微电子技术课程的高校就不多。而集成电路领域的课程,包括了IC设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等等,完整的人才链条现在还没有搭建起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不少财大气粗的玩家进入了这个行业。互联网公司中,阿里布局最深,去年全资收购了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它们曾经给阿里云制作过基于AliOS的云芯片。

硬件厂商中,华为之外,小米也要做自己的松果芯片。它们天生离客户更近,也有自己的针对性和趋势判断。“ 他们的优势是知道需求,有钱砸,也有人才,劣势是内部用不错,就是到了外面,会不会触犯到专利呢?”宋俊纬说。

芯片行业的忽然火热,难免让人联想到几年前的AI热。几年过去,风口过后,虽没有一地鸡毛,但不少公司因为没有落地场景和商业模式偃旗息鼓。芯片行业现在隐隐有这样的趋势,“这个行业有优秀的公司,也有未必那么优秀的。最终还是要有产品,为客户创造价值。”甘洁说。

文章来源:《36氪》

相关阅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