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社会上就会出现一些对民营企业非常不利的言论,有时候甚至会成为一波不大不小的思潮。
在这些言论的打击下,民营企业家开始产生焦虑和顾忌的情绪,在投资和招工上变的更为谨慎,这会给经济和就业都带来负面的影响。
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政府往往又会出面批评这些反对民营企业的言论,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会出台种种优待民营企业的政策。面对各方的鼓励,民营企业家紧张的心情开始放松,扩大生产的意愿也开始明显增加。
在这样的政策和舆论环境下,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宛如钟摆一般左右摇晃,连带着宏观经济也出现忽高忽低的震荡。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比起额外的优待或呵护,民营企业更需要的是一个公平稳定的经营环境。
中国人有着几乎与生俱来的企业家精神,只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它就会生根发芽,并逐渐成长。因此,比起额外的优待及超国民待遇,民营企业更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低通胀、稳定的营商环境。
最关键的是,它们需要法治保障,即一套完整的、可预期的规则,它代表的是公平和正义。在这套规则下,违法乱纪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而合法经营的则会受到相应的保护。
实际上,除了法治之外,中国经济目前另外一个大问题是要破除行政性垄断,而非优待民营企业。
根据财新网的报道,4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教授陶然在青木昌彦经济学论文奖系列高端讲堂中表示,地方政府、大银行和大石油公司等垄断部门不能说没有提供产品和服务,不过提供的是高价、低质的产品、服务,这些行业难以成为财富增长持久的来源。
陶然提出,若这些垄断行业对民营资本开放,国内的生产和生活成本会有效降低,油价、房价、电价都会降下来,降低垄断利润,就能产生更多内需,创造更多就业,就不会过于依赖国际市场。
笔者认为,假如中国经济要走向高质量增长,那么这一步是无法回避的。
最后,笔者要说的是,我们无需额外优待民营企业,我们需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民营企业去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为民营企业提供稳定的法治环境以及破除行政性垄断。
这样的环境才是民营企业真正需要的东西,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民营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经济才能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