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测检测董事长万峰:直面变革,不做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 DBA Voice · 对话

发布时间:2021-08-11 18:34

“中国检测认证行业正酝酿并开启一场自我变革,这场变革不再是吹阵风就过去了,它将犹如风云变幻的春秋时期展开一场‘分化’、‘重组’、‘整合’的实质性转变。面对变革,检测认证机构应敞开怀抱,积极应对,不做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万峰

 

 

直面变革,不做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检测是一个碎片化严重的细分行业,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分布在全国各地各领域的检测机构数已达万家,“小、弱、散”是中国检测业要实现持续性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而问题的另一面是,民营、外资机构持续入场,竞争愈演愈烈。

 

在这场跑马圈地的“持续战”中,华测如何突出重围,最终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检测机构?

 

华测检测的掌舵人万峰先生告诉我们答案。

 
不做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华测检测成立于2003年,以贸易保障检测业务起家,通过内生外延方式逐步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民营检测机构。

 

回顾历史,经历了上市前的迅猛创业(2003-2009)与上市后的内生扩张(2009-2013)期后,华测加速外延扩张(2014-2017)进一步做大体量。2018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营业收入规模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机构数量达5051家,营业收入达到2,148.8亿元。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2.8%,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6.5%,规模效应有所提高,说明检验检测行业正向集约化发展。

 

中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运营效率不高,企业多而散,规模效应不够,竞争力相对较弱。与此同时,检测机构的发展也逐渐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在这种态势下,华测如何发展?

 

万峰这样说,“纵观整个行业发展,要始终保证公司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市场增长速度”。

 

万峰认为:

“中国检测认证行业正酝酿并开启一场自我变革,这场变革不再是吹阵风就过去了,它将犹如风云变幻的春秋时期展开一场‘分化’、‘重组’、‘整合’的实质性转变。面对变革,检测认证机构应敞开怀抱,积极应对,不做被温水煮熟的青蛙。”

——万峰

 

 

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因所服务的行业发展良好,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优秀管理团队而逐步发展壮大;部分则受困于服务行业下行、竞争加剧、管理落后导致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万峰认为,在集约化的发展趋势下,检验检测机构需通过战略选择与管理,提升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检测服务具有典型的次数多、金额小、客户广、持续稳定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检测机构必须靠规模取胜,用广泛的网络布局和丰富的检测产品线将已建立起来的品牌公信力充分转化为盈利能力。

 

华测也正是遵循这样的发展模式。如今华测旗下拥有一百多家分支机构组成的业务网络,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四大业务领域内(生命科学、贸易保障、消费品、工业品)的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华测各项主营业务稳定发展,业务结构趋于均衡分布,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华测陆续在国内外建立区域检测中心,进一步增加及扩大检测基地规模,拓展区域辐射影响力。

 

2020年华测收入35.68亿,归母净利润5.78亿,10年间CAGR 分别达到26%与24%。

 

图片

 

要有“走出去”的魄力和能力
 

现如今,华测已经做到国内的行业第一,但是放眼世界,万峰仍旧有危机感。

 

“在国内,华测可能做得还不错,但是放眼全球,华测可能还是个‘小朋友’。”万峰认为,华测一路走来,经历过“学着走、扶着走、跟着走”的阶段,未来我们将要“并肩走、超越走”。

 

一种既不囿于已有成就、也不盲目贪大求快的愿景在华测身上扎下根来,战斗的激情已熊熊燃起,炽烈的理想正慢慢实现——根植中国沃土,深耕第三方领域,传递行业信任,创造全球价值。

 

如今华测已全面加快国际开拓的步伐,万峰认为华测拥有“走出去”的魄力和能力

 

“随着中国检测业的发展,华测作为最早一批放眼全球、鼓足勇气迈出国门的中国检测机构,在世界的舞台上不断探索。”

——万峰

 

 
一开始走出国门,华测仅是订单走出去。2012年,华测开始人员走出去,华测在美国的子公司开业,对周边市场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同时,华测在2013年加快了一系列海外投资、跨国并购等雷厉风行的动作,如收购了英国的CEM、新加坡的Poly DNT等,自此,华测开始全方位布局国际化,迎来了质的飞跃。
 
华测走出去布局网点一方可以提升华测在国际、国内的品牌知名度,及时掌握国际上各种行业准则的最新变化,研发出新的检测方式,帮助华测在本地市场拓展新的检测领域,增强其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地理上接近检测客户,增加客户黏性、提升盈利能力。目前,华测已在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城市有所布局。
 
华测进入过很多市场,也退出过很多市场。华测的未来在哪里?
 
对此,万峰有自己的解读。随着国家政策的有序推进和食品、环保、医疗等各行业检测市场的逐步放开,预计国内第三方检测市场未来3年将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国内的民营检测机构未来也将凭借快速的反应、本土化的策略、人工成本较低等优势继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保持高速增长。
 
图片
 
一个企业家最需要的是务实
 
以敏锐的嗅觉瞄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以深刻的洞察瞄准产业发展方向,以准确的决断带领企业改革攻坚。
 
这些都是万峰对自己的要求。
 
锲而不舍地耕耘于中国检测认证领域十余载,万峰一刻不敢懈怠。
 
去年起,万峰入读长江商学院学习DBA课程。被问到选择长江DBA的初衷,他是这样回答的:“企业一天天在长大,我每天接触的都是一个新的华测,我觉得长江商学院DBA课程给了我特别大的助力。
 

图片

万峰在DBA课堂上

 
在DBA课程学习期间,万峰印象最深的是刘劲教授讲授的“互联网的本质”,万峰当时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质量管理与互联网相结合,怎样将互联网运用到自己的商业模式上,一切都要围绕“客户至上”。
 
说到在DBA的学习体验,万峰眼含笑意:

 

确实有醍醐灌顶的感觉。DBA课程能够把我们之前学的知识和现在新的知识结合起来,这是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和感触很深的事情。

 

 

——万峰

 

 
确实,优秀企业家之所以眼光独到,这主要跟企业家认知有关。
 
企业家认知是企业家在以往的学习与工作等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持续积累凝结而成的一种知识框架和信念体系。一些企业家由于路径依赖性,常常停留在过去“成功经验”的旧有模式中,从而陷入思维定势的束缚;而有些企业家却能通过不断获取新知识来充实、更新其原有知识体系,从而让认知水平持续提升,并影响自己的行为。这也正是优秀企业家表现出“学习如痴”状态的原因所在。
 
长江商学院的DBA课程正是给企业家们提供了提升认知、拥有新知识的平台
 
万峰认为,长江商学院贡献了中国一批优秀的企业家,让他们有了一个对中国商业管理的新认知,这是他觉得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界和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他还补充道,“我希望长江商学院能有更多的方式切入到中国的商界,让长江商学院在中国商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都很低调认真,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做一项事业,而不是追求虚名。当他们把事业做成之后,自然而然地成为众人推崇的人物。
 
就像万峰常说的那样,“一个企业家最需要的是务实。


了解更多企业家学者项目

如需进一步咨询本项目,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可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86 10 85186905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二座20层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
CKDBA@ckgsb.edu.cn

了解更多企业家学者项目

如需进一步咨询本项目
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可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86 10 85186905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
东二座20层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
CKD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