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圣:持之以恒,让金融科技创新生生不息 | DBA同学说
发布时间:2020-08-26 15:55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很多企业、行业来说,都堪称是一只破坏力巨大的“黑天鹅”,但对于蒋建圣和恒生电子来说,它或许更像是一阵“吹皱一池春水”的乍起之风,泛起了涟漪,却难掀波澜。
作者 | 涂玥
来源 | 杭州日报
“疫情给整个行业社会、全球经济都带来了一定影响,对恒生的影响也是看得到的,比如一季度的数据,但影响没有想象的大,二、三季度能追回来,我们也不打算调整全年的经营目标。”恒生接连公布了2019年度和2020年一季度财报,数据好过预期,也好过大势。
年报显示,2019年恒生电子营业收入约38.72亿元,同比增加 18.66%,净利润约14.16亿元,同比增加 119.39%。“一季度财报虽然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我们今年的校招都是正常的,招了660多个应届毕业生,公司常规一年两次的员工加薪也都在正常进行。”非常时期的大规模招人、加薪,我们听了有点意外,蒋建圣却说得云淡风轻。
非常时期也能常规操作,恒生电子是有底气的。
从8个年轻的创始人白手起家到拥有7000多人的团队,从50万元的启动资金到市值超过800亿元,1995年起步的恒生电子只花了差不多15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中国唯一的全领域金融IT服务商,并在此后近10年中始终保持并持续扩大在各金融领域的高市场占有率和领先优势。如今的恒生电子,已连续12年入选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2019年排名第43位。
持之以恒,生生不息。“恒生”之名的源起,大概就已经喻示了底气从何而来。
- 1 -
不到五年,成为中国证券行业的IT老大
如果没有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杭州电话厂23岁的职工彭政纲、杭州冰箱厂22岁的职工刘曙峰和青春宝21岁的职工蒋建圣,大概永远也不会认识彼此,但历史的浪潮愣是要把他们刮到同一片“海”里去,并且要让他们并肩作战25年,直至更久。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彭政纲、刘曙峰、蒋建圣便在其中。
“我们读大学时都还在用布票、粮票,所以小平南巡、价格闯关以及一系列的市场、经济变化对我们这些年轻人触动很大,后来恒生电子的8个创始人几乎都是差不多时候从国企出来,1992、1993年在同一家港资公司工作时认识的。”
港资公司的工作给了蒋建圣最初的金融启蒙,也让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金融IT领域前景无限。令他欣喜的是,彭政纲、刘曙峰等几位同事对于未来也有着相似的预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萌生了一起创业的念头。
1995年2月28日,彭政纲(现任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曙峰(现任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建圣和另外5位年轻的IT工程师一起,挤在杭州定安路一幢大楼楼顶的“违章建筑”里,成立了恒生,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创业的第一个金融IT产品,恒生瞄准的就是当时中国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国债期货,但就在恒生的创业团队全力投入国债期货相关软件系统开发后不久,中国的国债期货市场却风云突变。
“我们的国债期货业务才做了3个月,前期投入很大,创业的启动资金花到只剩下3万块钱,业务却突然被叫停了,只留下一堆坏账,公司差点就要死了。”
生死存亡关头,蒋建圣和他的创业伙伴决定再去证券市场试试运气,看看这块业务能不能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看上去,当时中国的证券市场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就像潘虹演的那部经典电影《股疯》里一样,当时的股市经历过疯狂,但也已经走熊了两三年,管理、交易都不规范。”
从不规范到规范是发展的必然,蒋建圣和伙伴们看到了其中隐藏的机会。
“恒生抓住了当时行业发展的几个痛点,解决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第一个是信任度问题,我们开发了证券柜台交易系统BTRV5.0,可以有效地防止从业人员篡改数据,大大提升了股民对于营业部的信任;第二个是效率问题,我们开发了自助刷卡委托交易系统,配合刷卡小键盘,股民就可以不需要通过交易员而实现自助下单交易;第三个是渠道问题,我们在渠道上做了很多创新,比如率先推出了电话委托、远程委托、银证转账、网上交易系统等产品,再比如全国首创的图文电视卡,电视台在播放股市行情的时候,股民在家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易,等等。”
这些产品在今天的我们看起来似乎稀松平常,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但在当时却都是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颠覆之举。
因为是创新,所以恒生当时并没有现成的资料或是经验可用,就连所采用的软件开发工具的相关参考书国内都没有,得托人从美国买回来;因为是创新,所以对技术的渴望和对突破的兴奋给了这群年轻人前所未有的动力,团队的绝大多数人都成了“码农”,自己写程序,自己做测试,没日没夜地尝试;也因为是创新,所以恒生由此在证券行业几乎是一炮打响,一路狂飙突进。
1999年,恒生成为中国证券行业的IT龙头企业,核心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 2 -
跨江去,成为杭州高新产业的新“地标”
杭州市恒生大厦是现在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所在地。站在大楼向外望去,江南大道车水马龙,火炬大道两侧高楼林立。
时间倒回到20年前,当恒生第一次来此看地之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滩涂。
“恒生成立不久我们就从定安路搬到了解放路上的纺织服装大厦,后来又搬到文三路昌地火炬大厦,但租楼、买楼的速度总是赶不上员工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速度。正好在这个时候,杭州提出了要跨江发展,在江对面划了一块地给高新区以作未来发展,管委会希望我们也跟着一起过江去。”
当时正处在世纪之交,已经在中国证券业IT领域坐稳头把交椅的恒生又进军基金领域,同样也在市场上保持了绝对优势。蒋建圣和其他工程师忙着开发软件、开拓市场,于是,看地、选址、张罗“搬家”的事就落在了现任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峰的身上。
不过,站在一片滩涂之上的周峰,内心其实是拒绝的:“当时我们几个人就面对着一大片都没有平整过的空地指来指去,告诉我说这里要修一条130米宽的大马路,两边都是高房子,说得天花乱坠的。我就在心里偷偷想,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但说服周峰和恒生管理层“搬家”的理由似乎十分充分。
当时的恒生已经在谋划上市,但作为一家软件企业,缺少固定资产的资产结构对于上市非常不利,置点地、自建大楼更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求。
2003年,恒生电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0570。两年后,总面积2.2万平方米的恒生大厦A楼交付使用。当年看起来“形状太奇怪”的圆拱形顶部的恒生大厦,很快就成为了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地标”——这个“地标”,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更是产业意义上的。
不过采访过程中,蒋建圣的手虚虚往前一指,说:“我们应该很快又要搬了。”
3公里外,新的总部大楼今年1月刚刚结顶,总体量26万平方米的两栋写字楼是为恒生未来发展到1.3万名员工的规模而准备的。
- 3 -
专注于技术,25年来不变的“护城河”
办公地点不断搬迁,员工人数持续增长,背后的推动力是25年来恒生电子业务板块的快速拓展。
如今的恒生电子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商,聚焦金融行业,主要面向证券、期货、公募、信托、保险、私募、银行与产业、交易所以及新兴行业等9大金融行业提供金融科技全面解决方案,同时积极开拓中前台、数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作为中国唯一的全领域金融IT服务商,恒生已连续12年入选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2019年排名第43位。
“从成立开始我们就是一家技术公司,25年来,恒生电子一直专注于技术,针对行业痛点,用技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不断发展、创新的技术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技术的前瞻性和行业的敏感性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技术的积累与行业理解相结合,技术的创新贯穿始终,也始终服务于业务的发展。”
最新披露的2019年年报显示,恒生2019年的研发费用投入总计15.6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40.29%,研发人员数量为486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为66.15%。无论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投入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在蒋建圣看来,恒生的发展经历了通过技术手段将需要人工的环节逐渐电子化、通过技术手段使得系统建设和业务的运营互联网化、基于数据积累与算法优化逐渐智能化这三个阶段,如今正处在为更多金融机构提供智能化服务的第三阶段。
如果你曾打开央视财经频道看证券节目,仔细留意会发现,那个坐在嘉宾席上与主持人侃侃而谈,进行行情分析的小机器人就来自恒生电子。“上岗”的一年以来,这个智能机器人承担起了智能投资助手的角色。而类似这样的人工智能产品,恒生已经发布了二十余款,覆盖智能资讯、智能投资、智能投研、智能投顾、智能客服、智能算法交易等多个场景。包括人工智能在内,恒生电子目前已经覆盖了区块链、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大数据及金融工程等前沿技术领域。
“恒生一直有一个理念,就是站在客户的客户的角度来设计产品,也就是站在金融产品用户的角度来做研发,新技术的采纳、理解、应用,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客户最头疼的问题,让用户有更好的金融体验,从而达成我们的使命——‘让金融变简单’。”蒋建圣解释说。
- 4 -
国际化,锁定更多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新机会
毫无疑问,恒生电子的发展得益于技术的创新,更得益于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最近这二三十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起步、成长、试错、改革、开放,恒生电子不仅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助推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壮大、成熟,也充分共享了这个市场的发展红利。而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加快推进,在国际金融市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恒生也正在迎来更多的机会。
就在2019年,恒生电子的核心系统集中交易中标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它也是中国《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新政出台后,我国首家新设的外资控股合资券商。同年,恒生电子与埃信华迈(IHS Markit)合资设立了“恒迈神州”,为境内债券发行市场提供电子簿记建档解决方案,用技术支持外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
“不可否认,与排名更靠前的全球金融科技巨头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他们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领域的解决方案上已经有了非常领先的理念和技术实践。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我们会直面来自这些企业的竞争,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也会将他们整个供应商体系带进来,对恒生会构成挑战。但我们不怕这种挑战,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比如对中国市场和政策的理解更深,我们的IT技术也都是世界一流的。”
在蒋建圣看来,“开放”对恒生来说反而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像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后,也会寻求和我们的合作。随着越来越多全球金融企业‘抢滩’中国,我们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而在此之前,恒生电子就已经与全球交易连接公司Ullink达成战略合作,投资了区块链公司Symbiont,收购了香港大智慧51%股权,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除去总部设在杭州外,恒生电子现在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各大城市以及中国香港、新加坡都设立分支机构。
“去年,香港恒生网络和艾雅斯资讯科技有限公司合并成立了恒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我们在香港市场的份额已经占到50%-60%。”
蒋建圣透露,除现有以香港为主市场的全球证券和期货产品外,接下去恒生还将会重点对新加坡、欧洲和美国等金融核心区进行扩展与开拓。
█ 对话
Q:对于此次的疫情防控,恒生电子作为一家技术企业做了哪些事?
蒋建圣:与恒生本身是做技术的有关,我们比较快地适应了初期远程办公的模式。恒生基于业务与技术发展提出online战略,这次也被应用在了疫情的防控和应对中。比如,恒生电子旗下子公司鲸腾网络免费提供智能疫情通知回访系统和智能疫情客服系统,另一家子公司芸泰网络则依托多年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积累和优势,全力配合各地医院开通新型肺炎“线上咨询”功能,面向全国用户提供实时、有效的健康保障服务。
Q:您怎么看待疫情对于未来经济的影响?
蒋建圣:一定会产生影响,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实体经济、外贸行业这些,对于金融行业和我们这样的金融科技企业,影响可能存在1-1.5年的递延周期。不过,影响可能是挑战,也可能是机会,就看各个企业怎么把握。
Q:面对当下的金融科技大趋势,你们怎么理解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走向?
蒋建圣:中国金融市场过去的20年里,第一个10年起主导作用是业务的发展变化,金融市场结构调整作为一个主导的影响力量;第二个10年我们更多地看到了新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市场格局产生的一些初步的影响。未来10年,金融业务和科技会进入一个融合的时代。这也是我们认为金融科技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基本的原因。
Q:对于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吗?
蒋建圣:现在创业环境比我们当年要好,基础条件更好,融资更容易,机会也更多。杭州是一座很有创业创新基因的城市,只要有一定的市场敏感度,能找准目标市场的痛点,还是很值得一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