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说丨叶灿江:聚力战“疫”,农业迎来的新挑战与机遇
发布时间:2020-04-24 12:30
“疫情过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这对于包括农业在内的很多产业来说,都是一次整合升级的契机。”
疫情中的农业发展会有怎样的契机?契机又该如何把握?来听叶灿江同学在七期班线上课程中的分享——“疫情爆发后,农业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疫情前企业和行业增速的主要驱动力是什么?
近年来,我国城市农产品流通几个特点和驱动力:
█ 一是,城市农产品流通总量呈现爆发性增长
农产品市场的流通量与国家城镇化进程息息相关,过去十年,我们国家城镇化率从49%,到2020年已超过60%,而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城镇化率更高,超过9成。随着城镇化率的逐年提高,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走到城市工作、生活,必然带动农产品市场交易量的不断增长。不考虑通胀因素,每年城镇化率所带来城市农产品流通增量超800亿元。而目前中国农产品经由批发市场的经由量超过八成,生鲜产品经由量近9成,因此本行业具有长期的发展空间。
█ 二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集团化发展日趋明显
随着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不断更新迭代,一些传统、落后的市场已经难以符合时代发展和政府要求。而其中优势的农产品市场也逐步加快了扩张的步伐,他们依托自己相对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庞大的商户资源,逐步向各个城市进行复制。比如我们广州江楠集团、深圳海吉星、北京新发地、地利集团、江苏雨润等。因此,行业集团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现象正在上演。
█ 三是,以B2B为主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当前国内生鲜电商大多是to C平台,而涉及to B平台非常少,根据行业不完全统计,目前生鲜电商to C份额约占86%,to B还不到15%。可以说,生鲜to B平台类型少、竞争暂时还是相对较小,而对于农批市场,尤其一级农批市场就是一个天然实体B2B交易平台,生鲜实体市场发展B2B电商存在很大机遇。专业化的果蔬零售企业连锁化发展,连锁超市生鲜专区规模扩大。
█ 四是,标准化、安全化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老百姓不仅要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吃得有营养。
根据我这些年的从业经验,进口水果的需求量逐年递增,每年增幅都超过10%;国内的绿色、有机食品在市场的销售占比也逐年提高。
█ 五是,农产品经销商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已现雏形
过去,农产品经销商依托信息不对称,就可以轻松通过差价取得回报。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依托赚差价的模式已逐步淘汰。从而也导致了市场经销商不断向上游拓展,由于经销商对市场需求偏好的掌握,因此在种植环节很注重优选品种,善于包装,品牌化不断形成。以江南市场为例,市场里已经出现一大批全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的农产品种植商、经销商、贸易商、物流商和龙头企业,他们伴随着江南市场的发展而成长。年经销额超亿元,部分甚至超过10亿元。几乎每个品类有。
基于以上几点判断,我认为农产品流通行业还是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我也相当看好本行业未来的发展,因此,我这些年不断加大行业投资,也做了一些产业方面的布局:
1、横向布局——发展销地市场
除了广州江南市场以外,我先后在广东、上海、广西设立了9家销地批发市场,更好的服务各个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
2、纵深发展——发展产地市场
在产业扶贫的带动下,我从2017年,也陆续向农产品源头发展,已经在贵州毕节、黔南州、广西凭祥设立三家产业市场,接下来,即将在甘肃省金昌、定西、天水等地设立产地市场,在源头建立标准化和食品安全。
3、线上开拓——江楠鲜品电商平台
江楠鲜品是一个生鲜垂直品类B2B开放平台。平台通过整合其丰富的供应链资源,主要两个目的:一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二是,为实体商户开辟网上销售渠道,做大做强。
疫情对企业和行业造成了哪些影响?在疫情期间有哪些观察?
█ 疫情带来的影响:
1、消费市场疲弱。
一是全国范围的延迟开工,部分城市工人尚未从家乡返城,即便是工人逐渐回到城市,外出就餐的人数仍会受限制,短期内餐饮业的销量仍难以恢复。二是餐饮、酒店大部分停业,春节期间也没有了走亲访友,高端消费几乎为零。根据我们统计,江南市场2月份进口水果比往年销售量下降6成,3月份下降5成。目前,随着消费逐渐恢复,而国外疫情全面爆发,现在进口航运停了约三分之二的运输量。
2、民生保障的农产品“卖难买贵”问题突出。
一方面,部分农产品出现供给不足的情况,导致价格飙升,如蔬菜、大米等。疫情爆发初期,任何一次不经意的恐慌,就会诱发人们对生活物资包括农产品的抢购,多地都出现蔬菜等产品价格的陡然暴涨。另一方面,上游产区因工人停工和农村封路,销售渠道受阻,货物流转不畅,各地主产区农产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价格自疫情后价格呈下降趋势。另外,各类成本增加明显。疫情期间,很多泡沫箱、胶带、制冰等厂家及物流车队无法复工,源头生产及运输成本增加明显。
3、传统交易模式带来了防疫的压力
由于大部分批发市场仍然采取线下直采的方式,必然造成人群聚集,比如江南市场每天有近5万人出入市场,在疫情警报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企业在疫情防控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和潜在风险。
█ 观察:
1、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
疫情期间人们宅家不出,通过线上采购、送货上门的方式解决日常生活物资问题。过去很多年,农产品生鲜电商都很难做,几乎95%以上的生鲜电商都亏损,然而今年疫情期间,生鲜电商、到家业务全面爆发了,春节期间,主要生鲜电商平台交易额均产生了200%以上的增长。
另外,在疫情期间,农副产品直播带货也变得热起来。营销模式大变革,直播带货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思维,颠覆传统营销模式,也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形成新的消费文化。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直播的呈现将会越来越多元化、丰富、直观,那么直播带货这样的电商形式,或许会有更广阔的市场。
2、新型流通模式必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的标准化和食品安全。
B2B电商、到家、带货等新型电商业务的不断增加,这就倒逼农产品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比如: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见到美国、新西兰苹果均以小包装售卖,两个苹果售价20元,而优质的国产苹果新鲜度、口感都比进口的好,价格却常常不及进口水果的1/5,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些进口水果是按照标准进行种植、采摘、优选、预冷、冷藏、冷运,因此身价倍增;而同样是种葱,日本农民从品种选育到不同生长期都有一套严格规范的工艺,使得每棵小葱长短、粗细都一样;这都体现出了我国与国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方面的现实差距。
农产品标准化涉及多个供应链环节,如农产品的选种、种植、养殖、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这些环节只有在高度信息化条件下实现无缝连接,才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才能生产出安全、健康、品质的农产品。
我觉得,这次疫情必然带动农产品电商行业的发展,从而间接带动中国农业的改革和提升。
为了应对危机,企业进行哪些调整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 首先要保障疫情期间的人员安全
农产品市场承担着城市“菜篮子”流通重任,不管疫情多严重,都不能关停。而农批市场又是一个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江南市场24小时经营,每天有4-5万人进出。因此疫情期间保障全体员工和商户的防疫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在疫情期间,我们第一时间就加强了安全防控,强化准入体温、来源监测,配备防疫的口罩、酒精、消毒水等措施,全力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一定要保障安全的经营环境,真正做到了“零感染”。
█ 发挥市场的城市保供应能力
一是,疫情期间,出现过几次短暂的恐慌性抢购现象,政府也很担心城市农产品供给。我在第一时间,就号召、动员旗下所有市场全体商户“不停档、不断供”,积极组织货源。确保供应,平抑物价。疫情期间,所有市场档口复工复产率几乎都能达到100%,有力保障了城市果菜供应。
二是,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疫情期间,市场每天对农产品交易的价格和入场交易量都密切监控,每日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公开,切实保障城市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做最大的努力。
三是,与华润万家、沃尔玛、钱大妈等十多家大型超市之间建立了“应急保障供应配送专班”,保障它们的货源。
四是,利用我们自己的江楠鲜品电商平台和易江南平台,建立与合作社区生鲜店和水果店平价直采直销。
五是,主动减免市场经营户半个月租金,与商户共度时艰。
█ 加大农业新基建的投入
疫情影响下,大量成熟农产品滞销,凸显了农业农村在农产品仓储等多个领域基础实施的短板。疫情期间,我觉得这是行业发展的机遇,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指出,农村电商、冷链物流等新渠道和新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提质升级,重点补齐农业产业链中的更多短板。
因此,我加快了在产地物流园区方面的建设投入,一方面加大了产地冷链仓储方面的建设投入,另一方面,通过产地市场建设,未来将发展农村电商,利用5G和信息化平台,将更多标准化、优质的农产品推广出去。
█ 大力推动生产源头的标准化和食品安全
只有从源头就开始重视标准化和食品安全,才能真正改变中国的农业现状。带着扶贫任务,也带着改变中国农业现状的梦想,我这几年在贵州毕节和黔南地区,建立几千亩示范基地,通过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特色蔬菜的种植、培育和试验。
这次疫情加速了中国农业提升的步伐,今年春耕,不仅我自己种,而且带动了旗下市场多个龙头商户,在贵州种植了几十万亩示范基地。希望从种植源头的土质、种苗、农技、设备流通等环节层层把关,用自身的实践及经验来影响更多行业人真正重视食品安全。
█ 积极驰援湖北,并帮助当地解决农产品卖难
可能有些同学通过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媒体看到了,疫情期间,我发动旗下几家公司共组织了5批果蔬、米面、奶制品等农产品物资,共450吨发往湖北武汉;在湖北疫情逐步解除后,第一时间主动对接湖北,采购当地农副产品8000多吨,减少当地农民因疫情带来的损失。作为一名长江的学生,在社会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觉得我们都应该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尽一份社会责任和担当。
其他想与同学们分享的观察和思考
█ 本次疫情持续的时间会很长,但终将会过去。
对于一名企业投资者,我们在疫情中更要学会:
坚持:疫情可能对大部分行业都带来经营性的困难,我们更要学会坚持。企业要挺过来,坚持下去。相信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创新:根据自己的企业的情况,做一些应对性的创新,更好的服务自身的客户和大众。
危机意识:任何时候,企业都要有一个比较稳健的财务基础,都要留足一定的备用资金。
█ 瞄准聚焦更多的内需市场
虽然国内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国外疫情全面爆发和蔓延,未来将在很长的时间内,国界、区域性管控必将越来越严。除了口罩、呼吸机、医药等行业外,可能大部分国外业务都会锐减。
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且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国内有非常庞大、成熟的消费市场,只要我们力争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不同等级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一定有很多商机。
对于农产品行业,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相信未来前途还是光明的。
█ 疫情后中国农业和农产品流通行业的机遇
疫情过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比如可能更注重卫生管理、更关注食品营养与健康、更提倡居家生活方式等,这对于包括农业在内的很多产业来说,都是一次整合升级的契机。
一是,生产环节机遇。这次疫情,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都会从不同角度,以各种形式,都对农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更高的期望。未来,中国农业必将加速追赶世界发达国家农业进程,不断的推进源头生产的机械化,加工的标准化。
二是,流通环节机遇。疫情成为农产品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数字化是食品安全和农产品溯源解决的前提,只有实现数字化才能实现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高效、统一。
叶灿江同学在企业家学者项目课程上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农产品批发市场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在充分掌握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工具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将农产品流通中的人员、货物、场地、车辆等要素同生产、批发、零售的环节联系起来,达到促进企业创新、提高效率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