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供给侧改革中的产融结合

发布时间:2019-01-21 04:09

通用-2.jpg

展望2017年,企业家和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看法不必过度悲观,新兴产业的机会需要加以关注,金融风险则要充分认识和防备,只有注重精细化、精准性的布局才能抓住市场的机遇。为此小编将带着大家一起了解DBA三班、华软资本集团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王广宇他是如何理解和认识供给侧改革中的产融结合。



王广宇
DBA三班
华软资本集团董事长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

 

一‧振兴实体经济,应借助“产业金融”加速器


实体经济是国之根本,制造业是国之重器,要高度重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装备工业、能源、电子制造、日用工业品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提供了广大的就业机会。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环境,对实体经济都不应当降低重视程度。针对传统实体产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是必须关注的要点。在去产能的进程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重视技术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关键。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是重要生产推动力,未来技术驱动带来的智能制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供给侧改革将为实体产业的振兴保驾护航。振兴实体经济,首先需要重视企业家阶层、重视“企业家精神”。新一代的企业家是市场中的稀缺资源,要结合产权保护重视和珍惜这一群体。企业家则在经营中必须高度重视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其次,实体企业家们必须结合新技术新趋势进行转型升级,而不是按照传统模式扩大产能。目前美国市值最大的五家公司均来自于西海岸,中国最大、最有创新的公司如华为、腾讯和阿里,也都属于科技产业。国家和整个社会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组织,提高大企业素质,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实体企业家需要多学习各类金融知识,而“产业金融”作为加速器,对实体经济意义重大。鲁道夫·希法亭曾提出“不懂得金融资本的规律和职能,就不可能了解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就不会有科学的经济学和政策”。当今,各个产业和金融、资本市场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产业调整和升级中金融资本是最重要的加速器,不少企业家也在转型中选择新的投资机会,比如进入新兴科技产业、服务业和金融产业,这都是正确的,但也必须是具备和掌握金融知识后的选择。对金融机构而言,与各个产业的深入结合也要深入思考。产业与金融结合将带动各具特色的新金融发展,对于完善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的作用巨大。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在于品牌和资金,但对于行业、需求、资金流规律、行业资产风险特性缺乏理解,如何通过产业链结合不同的行业来拓展?互联网加供应链金融如何变革原有供应链融资?不具有固定资产的新产业如何多渠道融资?这些情况既是新的问题,也是新的机遇所在。

 

二‧改善治理和供给,让主力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实体


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支持经济转型的能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个角度看,破除金融抑制和优化金融治理是对立统一的,处理好这一关系的重点是,金融机构既要积极创新又要“拥抱监管”。银行等主要金融体系必须加快创新,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但同时也必须加强监管,只有“拥抱监管”才能基业长青。金融监管的变化时刻影响着许多行业的发展,“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就是其深刻表现,如这几年出现的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帜而行诈骗之实的行为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差的影响;当然监管能力也需要在行业的发展中逐步提升,因为监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行业更加良性地发展。

 

优化金融治理强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所有金融机构要充分加强信息披露,包括产品的设计、募集、投向等都应该充分披露。第二,全社会应当持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建设开放性的信用体系,为从业人员和机构、交易对手的信用评价提供依据。第三,全市场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辨别能力,规则制定出来了,不仅仅要让被监管者收到规则的约束,更要让投资者懂规则,应用规则维护自己的利益。

 

增强金融供给则要丰富和健全金融机构体系。2015年度A股约50家上市金融类公司的利润总和超过了两千多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盈利能力的差别折射出了一定的问题。现有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金融服务供给总体不足,特别是基层金融服务还不能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需求,经济转轨过程中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业务之间还存在金融服务的空白。未来应持续扩大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发展多业态中小微金融组织及普惠金融;同时规范第三方支付、众筹和P2P借贷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发展,推动民间融资阳光化。

 

三‧加速资本市场改革,为中小企业建设复合型资本供给体系


我国银行“资产荒”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形成了强烈的矛盾。未来,应大力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都是重要的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是金融服务与实体相脱节的焦点,构建复合性的直接融资供给体系,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深化产融结合、促进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我国中小企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缴税额约占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由于金融体制向国有经济倾斜,法律法规和银行设置等原因,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中小企业应依靠直接融资,发挥在融资时间、数量和期限等方面的灵活性。由于中小企业的担保能力不足,银行往往不愿将大量资金贷给中小企业,经常对其实行所谓的“信贷配给”。商业银行提供的中小企业流动贷款期限一般较短,而企业债券期限一般为3~5年,创投资金投资周期一般长达5~10年,股票融资则为企业提供了一笔可供无限期使用的资金,更容易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为其提供匹配的发展资金。

 

未来,应当以债券、股票和股权投资(PE/VC)这三个市场为切入点,从政策引导、机构准入、制度建设、税收优惠等方面,促进直接融资的复合性“供给”体系建设。特别是股权投资(PE/VC),在直接融资方式中最具灵活性,更能满足经济转型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空间巨大。直接融资为中小企业带来了长期而有效的资金,也同时带来治理结构的改善、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债券融资相比银行贷款,对企业来说具有更强硬的约束,信息披露更为透明,能更有效地激励中小企业的规范经营。股权融资则能够直接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引入机构投资者,有效改善中小企业的法人治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相比贷款层面的监管,直接融资的出资方,对中小企业的监管、融资后管理更有针对性和强制性,会为其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要求其在技术创新、研发、品牌方面加大投入,有利于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

 

四‧防控金融泡沫,促进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非常多,跨市场、跨机构的各类业务所蕴含的风险更为广泛、隐蔽和复杂,识别和管理的难度显著加大。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实体经济投资机会偏少,才进一步导致资金进入资产领域,包括房地产以及金融市场,并导致资产价格尤其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所以金融风险只是表象,背后还是实体企业遇到问题,治标还得治本,关键要让实体企业有更好的利润增长点,营造好的环境特别是给民营企业营运更好地的经商环境,否则金融风险不可避免。

 

对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领域的风险防控应该深化。这两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向规范化发展迈进。2016年,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治理不断深入,监管政策逐步落地,伪劣平台逐步清除,普惠金融行业自律性管理加强。根据国家金融实验室的数据,截至2016年11月底,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累计达5879家,增速放缓,但绝对数量仍创历史新高;同时互联网金融平台问题暴露更显著,截至2016年11月,问题平台2838家,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浙江、上海、北京五省(市),占全国比例超过60%。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产业以及其他各类创新平台都在监管政策指引下,明确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模式定位,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对风险预备金、第三方担保模式、“有限”保障模式、分散投资、保险承保等模式综合权变运用;应高度重视信用风险、技术和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改进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与理念,逐步向竞争有序、健康稳定的规范化方向发展。

 

解决眼前问题,往往需要关注长远。中国“明日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就是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聚集于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产业与金融融合,为各类金融创新和实体企业的创新带来了最好的机遇。


*本文来源并授权于:中国金融杂志



了解更多企业家学者项目

如需进一步咨询本项目,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可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86 10 85186905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东二座20层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
CKDBA@ckgsb.edu.cn

了解更多企业家学者项目

如需进一步咨询本项目
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可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86 10 85186905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
东二座20层企业家学者项目办公室
CKD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