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公益课程之王振耀:善经济时代国际基金会的实践与影响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3日
[王振耀分享“善经济时代国际基金会的实践与影响”]
在长江公益课程第三模块课堂上,bat365在线官网登录校友事务及亚洲市场副院长、市场营销学教授朱睿和众多长江校友一起参与了整个课程。朱教授指出,公益课程是长江很创新、也是非常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希望借助这个讲堂,可以让我们的校友多一份社会责任感,能用最小的资源做到最大的效益,学会如何用智慧的头脑来做公益。
[朱睿教授赠送王振耀老师学院礼物]
bat365在线官网登录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和校友事务执行主任夏莲老师介绍了长江公益课程的缘起,长江公益课程的设立和长江创院的使命和愿景有很大的关系。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希望培养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家,具有全球的视野,社会责任感以及人文关怀精神,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长江是唯一一所关注了财富整个循环的商学院,不仅仅关注财富的创造,更多的是研究思考财富的使用,用创新的模式解决社会问题。
[夏莲老师介绍长江公益课程的缘起]
以下内容根据王振耀老师课程实录整理
善经济与慈善资本主义时代
善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发展到今天进入的新阶段。善经济有三个标志,一个是人均GDP开始超过一万美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改变。二是第三产业的占比开始超过50%。三是社会价值逐步引领经济价值,公益慈善事业开始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这个时代财富飞速增长,社会与环境问题也快速增长。现在全球开始兴起一场广泛的运动,用公益解决社会问题。英国人口差不多是7000万,其中10%也就是600万人在做非正式护理,做有社会价值的事业,社会价值已经纳入一种体制,既是慈善,又是工作,又是政策,三位一体。在像英国、德国的发达国家,经济基本上是社会服务业、第三产业占到80%。发达国家实际上就是发达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是产业,是社会组织形态,是生产方式,是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管理方式。
我认为中国的发展到善经济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过去我们的“心”在“胃”上长着,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心在胃上。现在变成如何少吃,甚至不仅是少吃,还得花钱禅修。“心”脱离“胃”以后,如何安这个“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跟慈善家家族接触,从比尔盖茨到洛克菲勒家族,都认为30岁以前,让孩子自由的花钱,就像给他毒药一样,所以他们对孩子处理财富规定的年龄一直是到30岁以后。
慈善部门的发展
亚当·斯密1759年出版了《道德情操论》,探讨人类道德。认为所有人类的道德情操起源于同情心。不管是任何人,看到同类人受到折磨的时候,受到各种苦难的时候,心里会出现一种怜悯,会出现一种同情。由此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的概念,这是西方人基本的理念。
到了康德,开始讨论真善美,他的三本书,思考中国社会发展我又重读了这三本书,《纯粹理性批判》讨论真,《实践理性批判》讨论善,《判断力批判》讨论美。经济发展,法国人说,如果没有文艺复兴就没有工业革命,要想创新,没有美是不行的,没有善更不行。
为什么会有慈善部门存在?西方人认为慈善源远流长,先于国家存在。有文化和宗教根源,与人在联系和归属方面的需求相关,西方人把慈善作为人们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不是简单的行善,认为慈善是人类、国家、文化,包括平时人和人之间联系的需求,是人类社会维持存在的纽带,利他加上利己,这是人类特性。他们认为慈善可以减少苦难、提升人类潜能、促进平等与公正、建立社区。西方社会是很早就会让孩子来做慈善,让孩子从小养心,让潜能,让爱得到发挥。
此外,慈善非常重要的作用还包括人的满足、鼓励试验、激发变革、孕育多元化等。
美国目前有230万非营利机构在运营,大概160万是在美国国税局注册,2012年私人慈善机构共捐款3000多亿美元,包括公共慈善机构和宗教会众的捐款。并且有1/4的成年人参加机构的志愿工作,志愿活动共计150亿个小时,价值大约是3000亿美元。慈善在美国、在欧洲社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需品,是生活方式,像空气和水一样。
在美国,个人捐赠占社会总捐赠的72%。其中32%是用于宗教。美国的宗教活动和社区活动紧密结合。2007年,美国各类基金会达到75000多个,财产总额达到6000多亿,美国每天要出现8个基金会。美国排名前三的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到2013年底财产是413亿,福特基金会122亿,第三位是J Paul Getty Trust 110亿,基金会是美国做慈善非常重要的载体。
西方发达国家做慈善,做基金会,有一套理论,有工具,有组织,有比较好的结构。他们认为这个社会首先是三角形的社会,有家庭,有市场,有政府。发达社会健康的结构,慈善领域是连着市场,连着政府,连着家庭,慈善是中间的调节器。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特别是计划经济下,只有国家和家庭,中间没有社会组织。所以我们要发展慈善,健全我们的社会结构。
一定别小瞧了慈善
2006年,美国非营利部门总收入将近6700亿美元,创造的GDP占全美的5%,就业人员有1290万人,占美国劳动力人口的10%。
我认为基金会应该划分为四个阶段。欧美的慈善从1601年慈善法开始算,当时是教会和富人捐赠,把慈善作为一种富人来行善,也是一种修养,让自己得到提升非常重要的手段。第二阶段,慈善的张力出来了,慈善绝不仅仅是捐款,开始了引领人类文明。企业家一手做企业,一手做慈善,用智慧来重塑人类文明。第三阶段,二战以后慈善做社会服务、志愿服务,养老护理、儿童和残疾人照料开始出现,慈善已经广泛的大众化。第四阶段,社会企业兴起,社会企业、社会创新、社会投资成为一个新的潮流。
非政府部门,慈善组织有哪几个特征呢?印地安纳大学他们总结认为正规的、有组织结构、私人而非政府的、不进行利润分配、自我管理、志愿、为了公共利益的都称之为慈善组织。
基金会可以办什么产业?宜家家居就是基金会办的,赚了钱做慈善,现在是既做慈善又赚钱。英国养老产业很专业,我们考察发现当地基金会办了80个养老院,在英国还很有影响,既然是基金会办企业,索性全员分就业年龄来加入股份,就变成股东了。基金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公司形态,变成了社会形态,变成了股份制企业。
协和医院是1914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建立的。做慈善,或者说办企业,最高目标是什么?一是在全球做到最大,二是传承最远,三是让全人类都尊敬,目前我认为只有洛克菲勒基金会做到了。洛克菲勒家族财产相当于现在的2000多亿美元,更不要说现在他们直接、间接控制的资产高达数万亿美元。洛克菲勒家族捐大学、捐医院,还有很多获得捐助的人获得诺贝尔奖。
卡耐基提出 “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他建很多基金会,图书馆是最著名的代表,包括现在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他去建总统基金,资助美国、英国退休的总统。
国际慈善的前途:联合慈善(United Philanthropy)
2015年,全球慈善捐助指数前三名分别是美国、爱尔兰、纽西兰。中国是128位。
专业筹款人协会预测的7个全球的捐款趋势是:巨额财富持续增长,部分财富流向慈善事业;筹款和其他领域的非营利机构创新不再仅限于美国和欧洲;世界范围内,本土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数量持续增长,但也不乏新兴的大规模组织;世界范围内对慈善和国家的作用有不少争论;筹款更加专业化、职业化;人们一致同意社会新技术尤其重要,但是还存在分歧;公益事业未来将得到长足发展。
百万美元以上的捐赠者目前的捐赠趋势主要是捐高等教育,基金会,捐给海外。如何在全球重构慈善这样一个大的架构?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联合国(United Nations)。现在到了21世纪,到了善经济时代,我认为应该建立联合慈善(United Philanthropy)。中国有资格,有能力加入到世界慈善的潮流。作为bat365在线官网登录校友,我很有信心将从长江这里学到的管理经验用于公益,用于联合慈善事业的发展。
[王振耀指出国际慈善的前途是联合慈善(United Philanthropy)]
在王振耀老师的分享之后,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助理院长周立和参加长江哈佛“社会企业家与公共价值”课程的校友分享了他们对于企业如何创造公共价值的思考。
周立院长指出,现在全球关心的都是企业如何创造社会价值,和全球治理问题。长江和哈佛肯尼迪学院连续五年的合作,致力于推动中西方的平等对话,探讨公共部门(政府)、私营部门(企业)、专业的NGO组织三方面合作,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周立院长分享企业如何创造公共价值]
长江EMBA26期学员、公益奖学金获得者刘冰华分享了她在和企业家接触时发现普遍存在的两个误区。一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往往会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同于慈善捐赠。事实上企业纳税,实现利润,保证员工就业,就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捐钱。二是企业家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认为公益就是利他的,不是利己的,企业参与公益绝对不该考虑企业自身的商业目标。如同哈佛教授在课堂上用了很简单的一句话,赚更多的钱,做更多的好事,因为我做了更多的好事,又赚了更多的钱,这是很良性的循环。共享价值是可以实现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共赢的,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这两者是实现企业和公益社会责任的共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长江EMBA26期学员、公益奖学金获得者刘冰华分享企业如何做公益]
长江公益课程第一模块精彩回顾
[长江公益课程授课教师何道峰和同学们分享公益概论]
[长江公益课程授课教师冯仑和同学们分享企业家如何做公益]
[长江公益课程手册]
长江公益课程第二模块精彩回顾
[长江公益课程授课教师朱睿教授和同学们分享公益创新]
关于长江公益
bat365在线官网登录是2002年由李嘉诚基金会资助成立的非营利教育机构,自成立之日起就拥有天然的公益DNA和公益使命与责任感。
愿 景:影响中国企业家群体,倡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公益理念与实践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使 命:建设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校园公益平台,帮助校友提升公益认知并服务于校友公益实践,共同促进社会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