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22期校友格拉丹公益之行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1日


梦中的乌托邦 天边的心灵牧场 ——记格拉丹公益之行随感(节选)

作者:杨青云

徒步行走22公里,直至海拔3600米,历时八个小时,这不仅是一次公益之行,更是一场心灵的自我洗涤之旅。

格拉丹,靠近丽江的玉龙县黎明乡,藏在深山的美景,大自然在馈赠了她无比美丽的景色的同时,也让世人要历尽一番磨难才能与她接近。
崎岖的山路,长时间的跋涉,再加上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这次高原穿越是一次对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磨练。

一路上条件艰苦,中途没有通信信号,干粮也耗尽了,我们好似陷入了迷茫的无人区,伴随着越来越沉重的呼吸,是肩上更加负重的行囊和脚下愈来愈迟缓的步伐。

不过幸好,我们做到了,最终到达目的地,抵达之前的艰难过程,无法用言语形容,但是同学们之间的携手并进以及相互鼓励,是这一路上最美的风景。

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才会有克服困难一起完成的决心和信念,就像格拉丹草原的的夜空,挂着的那一颗颗最亮的星星,始终照耀我们前行。

致格拉丹
作者:马兴群

蓝天、白云、牛羊
青山、绿地、篷帐
飞鸟在空中歌唱
野草、鲜花争吐她们的芬芳
朝霞送来满天的希望
夕阳后的极静便是煹火的喧嚷
那里有原始的淳朴
生活着无数的善良
让走近的人们徘徊
是良知向往的地方
这里不是天仙山境
这里不是梦幻的殿堂
这里就是格尔丹啊
承载多少让我们终生难忘的地方

格拉丹心•公益感怀(二)

一个80后的男人,60后的担当
用心用情用爱,谱写了这部公益篇章
每一个细节,每一份行动
都让我们感动得落泪成行
喜欢听他喊我姐
喜欢听他那些戈壁归来的分享
喜欢他打开路虎的天窗
和他一起呼吸草场的芬芳
约好了格拉丹一起数星星赏月光
我却在最后一刻深夜大逃亡
回程的山路上啊
有谁知晓我那深深的无奈和忧伤
还有这样一位男人
他最后一个离开格拉丹草场
虽然我们都知道他也高原缺氧
他却用坚持、责任兑现了他的担当
他说我是班长
我应该留下啊
他用生命之重擎起了责任和担当
这就是长江人永远的榜样和脊粱

有一种牵挂叫格拉丹(节选)
作者:范晓兰

一个人对于苦与乐的看法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有许多当时深以为苦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却充满了快乐。我们长江22期2班的“心公益——格拉丹”之行就是如此。这事一次完整的真心、净心、炼心、明心、正心、莲心的心之旅。

【心之真】

我们22期2班的学员和其他源源不断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长江人,心中也有一团热情的火,也有一片赤诚的光明;我们行走在黎明乡曲折狭窄的石板路上,看着眼前质朴简陋的一切,我们的心被点燃了,直到夜幕降临,大家还在为第二天的活动忙碌着:活动的组织者和发起人尚超带着筹备组成员打着手电安排第二天的行程;班委石继强带着几个心细的女生挤在街边的小店里为第二天的活动“赶工”;心急的同学等不到第二天,直接加入黎光小学“庆六一”的晚会现场,当起了啦啦队,“正青春队”和筹备组的同学们则忙着为晚到的同学安排食宿,直到凌晨三点••••••

黎明小镇的这一晚被长江人的真情沸腾着,这一晚老君山知道:这群远道而来的长江人捧着的一颗心,有多真!

【心之净】

黎光小学坐落在老君山下,是我们这次公益行的第一站,土木结构的教学楼依山而建,富有西南山区特色,被称为“最美的山村小学”。称其美,其一是学校的教室和校舍虽不大,却整洁明亮,管理有方。这座由各方爱心人士捐建的学校被师生们悉心打理着,学校深知山里孩子们的家境和读书不易,给每个年级都分配了一个蔬菜大棚,孩子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大棚里种满了各种蔬菜,供平时食用。

【心之炼】

这是一段考验我们心力的长途高原徒步,没有经过训练,没有高原徒步经验,在三个小时后,行走完全靠的是毅力,在五月云贵高原灼热的阳光下,飞扬的黄土早已将我们裹成了泥猴,倾斜度达60度的陡坡,因长期干旱,土质异常疏松,一步一滑,大家几乎是手脚并用,连滚带爬才能穿越。

头顶的阳光越来越强烈,四周一片静寂,我们在这里行走和存在就像一只鸟、一丛草、一朵花、甚至一滴水,一骤然间失去了在城市里的霸气。我们依靠前面的向导系在枝头、树根上的红布条辨识方向,在崎岖的山道上摸索前进,干渴、饥饿、疲惫像浪潮一样,一次又一次拍打着我们的心灵,考验着我们的毅力,人的需求在这一刻变得极为简单和透明,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往前走,就能让我们离格拉丹近一些,更近一些……

【心之明】

原定两个小时的路程,因为徒步用了近四到八个小时才抵达格拉丹山顶草原。用大家的话来描述,这是一次“极致之旅”。

我们中的很多人挑战了人生的第一次。
第一次在没有训练的前提下,背着行李徒步,在海拔2600—3800米的高原徒步33公里;
第一次在互相不熟悉不了解体能状态的情况下,组成团队,一路同行;
第一次在仅带着一瓶矿泉水,两块巧克力的情况下,去挑战长时间的高原户外徒步;
第一次在山里因信号阻隔,所有通信中断,和大部队失联,陷入迷茫;
第一次因饥渴难挡,在深山冲进道旁的农户家,顾不得泥土和灰尘,直接抓起锅盆里的食物大嚼;
第一次在山道上因疲惫不堪,为获得一个货仓位欣喜不已,挤上皮卡的货箱搭“顺风车”……

【心之正】

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的老君山——格拉丹山区,拥有北半球大多数生物群落的类型,连绵盘桓数百里,层层叠叠,时起时伏,曾经拥有丰富的高山植被,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另有20%左右的草场、草甸。格拉丹山区分布着傈僳族、普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多采用毁村开荒而形成与森林交错的坡耕地,过着传统的耕织生活。

当他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格拉丹草原上时,他们灿烂的笑脸如天边的朝霞,让我们又一次想起来傈僳族先知的预言:这是一个从阳光中寻找生存之路的民族!

【心之莲】

虽然早已从各种途径知晓了格拉丹的美丽,但真正走进格拉丹时,我们仍然被高山草场的美丽和宁静惊呆了。

五月的格拉山在近乎纯粹的蓝天下是一片花的海洋,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热烈地释放着它们对生命的礼赞,绵绵几十里的草甸,山丘参差,奇花异草,各放其彩,细流涓泉,隐约其间,让这个仿佛只存在于梦中的世外桃源散发出迷人的原始自然气息。

清晨,朝霞在天边五颜六色,瞬息万变;傍晚,夕阳西下将天空燃得如同火焰;夜晚,那满天的星斗让大家感觉离天那么近,伸手就可以摘到星辰,惊讶得忘了深夜里的哆嗦和寒冷……

格拉丹的花瓣是柔软的,格拉丹的草原是柔软的,格拉丹那澈蓝的天空和千变万化的白云是柔软的,傈僳族的老人和孩子们的欢笑声是柔软的。

我们的心也是柔软的,比花更美,比草更绿,比天空更广阔,比云霞更绚烂。

格拉丹在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后给了我们最美最柔软的记忆。

“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

我想,每一个走过这一程的长江人从此心中都会有一种牵挂——格拉丹。

如果,这辈子你没去过格拉丹……
作者:张韫

不去格拉丹,你不会知道那段上山的土路有多陡峭、有多艰苦;

不去格拉丹,你不能感受强烈的头痛伴随着恶心的高原反应;

不去格拉丹,你不会体会半夜三点被冻醒、哆哆嗦嗦起来将所有衣服穿上、又钻回睡袋却睡不着的感觉;

不去格拉丹,你不曾了解,世界上有如此纯洁的眼神、害羞的浅笑和干净的歌声;

不去格拉丹,你不会明白为何老乡们要花5、6个小时,走几十公里山路汇聚到山顶;

不去格拉丹,你不懂为何我会有一种冲动,面对那些满身泥泞甚至轻微散发着浊气的老乡们,却想要紧紧地把他们拥抱;

不去格拉丹,你不会有机会体验这场心灵的洗礼,永远、永远都不会有……

给偏远山区的小朋友捐赠体育用品,给老百姓捐赠太阳能灶并亲自教他们安装使用,减少对树木的砍伐、绿色环保,给当地村民们拍摄全家福照片……长江的小伙伴们,几次踩点,发起捐助,用坚定和坚持跨越 格拉丹 3700米的海拔。少部分人徒步5小时走完22公里的山路;部分人因为高原反应强烈,哭着被送下山等待;部分人强忍着寒冷和头晕呕吐的种种不适,坚持到活动最后。实现真正的心•公益!

就让最后一副画面定格在身着盛装的彝族老乡们的背影吧,我们微笑着看着他们兴高采烈地背着30多斤的太阳灶慢慢走下山去。在云南清澈的蓝天白云下面,他们的影子越来越远,渐渐融入远方厚重而无边的黄土地之中…… 我们满心的欣慰蔓延开来……

长江人,在用挑战极限的方式践行公益;

长江人,在用汗水、泪水甚至生命践行着公益;

长江人,抛开记者的镁光灯,做着实实在在的公益!

不论他们做了多少,能给予多少帮助,他们 在 做!!!

请不要忘记长江22期这个响亮的名字,我,引以为豪;

请不要忘记22期2班的组织者们,他们所付出的心力和体力超出想象;

请不要忘记2014年5月的端午节假期,你和我,手牵着手,是怎样度过的;

更请不要忘记你我长江人的印记,因为那是可以影响并传承给几代人的一种精神!

心,格拉丹。心,长江公益行。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