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江雪:公益基金会是探照灯下的玻璃口袋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9日
基金会是什么?潘江雪的答案是:探照灯下的玻璃口袋。她相信,公开、透明是一个NGO的生存底线。只有清清楚楚交代过程,踏踏实实做好项目,才有机会获得持续的捐赠,才有机会为自己赢得公信力。
问:真爱梦想基金会一开始被大众关注,是因为公开透明的年报披露形式,有没有一些可以给其他组织带来借鉴意义的信息披露方式?
潘江雪:真爱梦想每年的年报,其实是参考和比照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格式而来的,这里面我们学到了几点。
首先,作为一个NGO,你要披露年报首先要进行格式化披露,格式化披露就是说有一些固定的条目,不管你当年有还是没有,你必须要把它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意味着可以避免只报喜不报忧,避重就轻地披露情况。所以当所有的NGO都是按照同样的模式披露的时候,行业之间就可以有所比较。
第二,在披露的过程中,实际上你要让阅读你的年报的人,可以有可追踪的足迹,你所陈述的这些年报的数字,包括你的年报的表述,它要结构化。我们现在看到很多NGO的年报披露,它是以项目或者故事为核心的,但是没有结构化的数字、对比,不利于读者发现你的成长,这是一个自我比较的过程,就是说我今年比去年在同样的问题上我有哪些改进,我有哪些提升,有哪些数字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结构化披露是很重要的。
第三,业务逻辑的阐述比讲故事更重要。NGO是一个讲故事的行业,大家都很会讲故事,但是在年报里面我希望能够看到的是你为什么这么做。既然我们是社会问题的解决者,那你要告诉大家你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逻辑在哪里。固然,这些感人的故事,发人深省的社会现象,是值得全社会来关注的,但如果只是这样,我们就仅仅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发现者,它并没有真正地让你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公益人。公益人应该是问题解决者。
最后,在年报里面,自我反省很重要。公益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确保无误,是没有错误的,那么企业或者政府早就在这里面下大本钱了,这个问题就不会存在了。之所以还留到给你来面对,那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所以我们在探索中一定会有失败的记录,有做错的事情,这也是NGO存在的价值,我们要直面自己的错误,所以在年报中间的自我检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年报就会说我们承认我们在过去的一年所犯的错误,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专业人士,在这个领域给我们一些支持和帮助。
问:之前其他基金会受到一些质疑,有人觉得其实公众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仅是财报,有时公众更关注细节。
潘江雪:你说的非常对。今年年报发布会上,我跟所有的捐赠人和媒体讲,真爱梦想在结果透明方面是比较出色,但我们现在关注的不止是结果透明,结果透明的前提是过程透明,就是你怎么把你所做的事情能够用逻辑的方式展示给大家,然后说得清楚。而且你所有的关联交易能不能披露?我们的年报里面,从前年开始每年的年报里面都有关联交易的披露,我们专门有关联交易的管理办法,这个守则非常严格,基金会总监以上所有的高管全部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包括你跟你的亲属之间是不是有这样的关联交易全部要披露。这中间涉及很重要的问题——公益人有没有操守。我们没有道德优越感,但你作为职业人士,你需要有职业操守。公益人的职业操守就是你要像金融机构的人一样对待这笔善款,过程要说清楚,结果要很明确,你才对得起人家给你的这份信托责任。
问:有一些基金会在反驳“透明”时会提到,比如说:成本。
潘江雪:现在是移动互联网年代,通过你的手机就可以实现披露,这个成本很低。我觉得透明需要专业能力,但它不是你不去做的理由。透明有不同层次。你把所有的财账公布,这是一种披露,但是一种低水平的透露。真爱梦想,我们实行结构化透露,就是你要把业务逻辑,你的整个财务报表的结构全部说清楚,这个是要投行专业水平的。但你把你的项目收入支出罗列出来,然后对比,这些不用什么成本,要有心。这是意念问题,不是成本问题。公益,也要讲究投入产出比潘江雪一直相信,一个出色的公益组织,不仅需要一颗柔软的公益心,更要有强健的大脑,将商业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公益组织的管理中去。KPI、ROI、人均效能、年报披露……专业化分工和标准化管理,成就了“最有效率”的真爱梦想。
问:在很多公益组织还沉浸于“爱心”和“奉献”的时候,真爱梦想基金却在强调“公益效率”。能够解读一下何为“公益效率”吗?
潘江雪: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工作量和产出的比率。其实公益跟商业是一样的,都是面对“以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需求”的问题,需要很好的资源配置。就是说,一个公益组织如何运用社会资源,能够让有限的社会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果,能够满足你特定的服务对象的需求,这就是公益效率。它还有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如果说我们把公益看作是一项社会投资,其实我们在慈善公益领域里是有风险的,但希望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进行社会投资。那投资需要有回报率,也就是我们要看ROI(投入产出比),公益的ROI就是说你的投入的每一分钱善款,能够带来你所影响的这个社会特定问题的改善的程度,所以这个投资效益是我们公益界应该关注的问题。
问:真爱梦想是怎么去追求效率的?
潘江雪:我觉得所有的效率,来自专注。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非常多,很多公益组织目标很宏大,但所提供的是泛泛的服务,很难深入。所以如果我们要谈到真正的公益项目,第一步就是要专注,因为只有专注才能带来专业。我们选择了一个相对较窄的领域,素质教育,然后深入去做。所以真爱梦想确实是走过了这条学习曲线的,从一开始我们从创办一个乡村图书馆,希望让孩子们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到现在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个集图书、电脑和多媒体于一身的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室,里面是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的,我们慢慢地进入到一个教育领域的深处——课程领域了。一开始,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关心那些贫困的孩子是否能够上学,到现在,我们关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老师。我们发现,只有老师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所改变,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咱们的教育的改善,所以现在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一线教师,我们在这个领域中我们也要更专注地学习如何能够帮助教师提升他的教育理念、水平、专业能力,这些都是因为你只是集中在这个领域,才有机会去得到这方面的深入的发展和学习。
问:做项目的过程也需要效率吧?
潘江雪:其实就是要标准化,需要专业化分工。我们在最初做项目的时候,需要花超过半年的时间才能做成一家梦想中心,成本超过11万。今天,我们有了专门的建设部、业务发展部、培训部、运营部等,形成一套专业分工体系。2013年,我们同样是5个人,建设部的5个女生,她们一年能够在全国30个省份,建出400个梦想中心,而建设的成本,从一开始的11万降到6万,建设周期也大大缩短,比如说原来要6个月,现在40天就能完工一个梦想中心,而且是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可以看到,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带来的流程标准化,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问:你希望十年后的真爱梦想基金可以发展成什么样子?
潘江雪:十年后,我觉得真爱梦想应该是以使命为前提,也是以使命为驱动的,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公益组织,十年后应该还是在教育领域,但随着教育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服务方式会发生改变。在真爱梦想过去尝试的近7年的时间里,你会发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唤醒每一个人心中最好的自己,唤醒他内在的动力和上学的使命,所以每一个年代唤醒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过去穷的时候考大学,通过大学改变社会阶层,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是一种唤醒,是一种学习动力,但在今天呢,90后他们已经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唤醒了,所以我们要提供的教育是让他们更有创造力,那未来的00后呢,我们也要唤醒他们学习的这种内在的力量,那我们用什么唤醒呢?就一定要与时俱进。所以我很难说未来十年之后真爱梦想在具体做什么项目,但我坚信我们一定是站在教育的最前沿,努力地找到当时教育领域最核心的问题,然后创造性地提供解决方案。
(摘自南方周末企业社会责任专题)
问:真爱梦想基金会一开始被大众关注,是因为公开透明的年报披露形式,有没有一些可以给其他组织带来借鉴意义的信息披露方式?
潘江雪:真爱梦想每年的年报,其实是参考和比照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格式而来的,这里面我们学到了几点。
首先,作为一个NGO,你要披露年报首先要进行格式化披露,格式化披露就是说有一些固定的条目,不管你当年有还是没有,你必须要把它完整地表述出来,这意味着可以避免只报喜不报忧,避重就轻地披露情况。所以当所有的NGO都是按照同样的模式披露的时候,行业之间就可以有所比较。
第二,在披露的过程中,实际上你要让阅读你的年报的人,可以有可追踪的足迹,你所陈述的这些年报的数字,包括你的年报的表述,它要结构化。我们现在看到很多NGO的年报披露,它是以项目或者故事为核心的,但是没有结构化的数字、对比,不利于读者发现你的成长,这是一个自我比较的过程,就是说我今年比去年在同样的问题上我有哪些改进,我有哪些提升,有哪些数字可以证明这一点。所以结构化披露是很重要的。
第三,业务逻辑的阐述比讲故事更重要。NGO是一个讲故事的行业,大家都很会讲故事,但是在年报里面我希望能够看到的是你为什么这么做。既然我们是社会问题的解决者,那你要告诉大家你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逻辑在哪里。固然,这些感人的故事,发人深省的社会现象,是值得全社会来关注的,但如果只是这样,我们就仅仅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发现者,它并没有真正地让你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公益人。公益人应该是问题解决者。
最后,在年报里面,自我反省很重要。公益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如果我们做的事情是确保无误,是没有错误的,那么企业或者政府早就在这里面下大本钱了,这个问题就不会存在了。之所以还留到给你来面对,那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所以我们在探索中一定会有失败的记录,有做错的事情,这也是NGO存在的价值,我们要直面自己的错误,所以在年报中间的自我检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年报就会说我们承认我们在过去的一年所犯的错误,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专业人士,在这个领域给我们一些支持和帮助。
问:之前其他基金会受到一些质疑,有人觉得其实公众对于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仅是财报,有时公众更关注细节。
潘江雪:你说的非常对。今年年报发布会上,我跟所有的捐赠人和媒体讲,真爱梦想在结果透明方面是比较出色,但我们现在关注的不止是结果透明,结果透明的前提是过程透明,就是你怎么把你所做的事情能够用逻辑的方式展示给大家,然后说得清楚。而且你所有的关联交易能不能披露?我们的年报里面,从前年开始每年的年报里面都有关联交易的披露,我们专门有关联交易的管理办法,这个守则非常严格,基金会总监以上所有的高管全部是管理人员。管理人包括你跟你的亲属之间是不是有这样的关联交易全部要披露。这中间涉及很重要的问题——公益人有没有操守。我们没有道德优越感,但你作为职业人士,你需要有职业操守。公益人的职业操守就是你要像金融机构的人一样对待这笔善款,过程要说清楚,结果要很明确,你才对得起人家给你的这份信托责任。
问:有一些基金会在反驳“透明”时会提到,比如说:成本。
潘江雪:现在是移动互联网年代,通过你的手机就可以实现披露,这个成本很低。我觉得透明需要专业能力,但它不是你不去做的理由。透明有不同层次。你把所有的财账公布,这是一种披露,但是一种低水平的透露。真爱梦想,我们实行结构化透露,就是你要把业务逻辑,你的整个财务报表的结构全部说清楚,这个是要投行专业水平的。但你把你的项目收入支出罗列出来,然后对比,这些不用什么成本,要有心。这是意念问题,不是成本问题。公益,也要讲究投入产出比潘江雪一直相信,一个出色的公益组织,不仅需要一颗柔软的公益心,更要有强健的大脑,将商业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公益组织的管理中去。KPI、ROI、人均效能、年报披露……专业化分工和标准化管理,成就了“最有效率”的真爱梦想。
问:在很多公益组织还沉浸于“爱心”和“奉献”的时候,真爱梦想基金却在强调“公益效率”。能够解读一下何为“公益效率”吗?
潘江雪:效率,是单位时间内工作量和产出的比率。其实公益跟商业是一样的,都是面对“以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需求”的问题,需要很好的资源配置。就是说,一个公益组织如何运用社会资源,能够让有限的社会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果,能够满足你特定的服务对象的需求,这就是公益效率。它还有一个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如果说我们把公益看作是一项社会投资,其实我们在慈善公益领域里是有风险的,但希望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进行社会投资。那投资需要有回报率,也就是我们要看ROI(投入产出比),公益的ROI就是说你的投入的每一分钱善款,能够带来你所影响的这个社会特定问题的改善的程度,所以这个投资效益是我们公益界应该关注的问题。
问:真爱梦想是怎么去追求效率的?
潘江雪:我觉得所有的效率,来自专注。大家关注的社会问题非常多,很多公益组织目标很宏大,但所提供的是泛泛的服务,很难深入。所以如果我们要谈到真正的公益项目,第一步就是要专注,因为只有专注才能带来专业。我们选择了一个相对较窄的领域,素质教育,然后深入去做。所以真爱梦想确实是走过了这条学习曲线的,从一开始我们从创办一个乡村图书馆,希望让孩子们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到现在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个集图书、电脑和多媒体于一身的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室,里面是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的,我们慢慢地进入到一个教育领域的深处——课程领域了。一开始,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关心那些贫困的孩子是否能够上学,到现在,我们关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老师。我们发现,只有老师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所改变,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意味着咱们的教育的改善,所以现在我们的直接服务对象,是一线教师,我们在这个领域中我们也要更专注地学习如何能够帮助教师提升他的教育理念、水平、专业能力,这些都是因为你只是集中在这个领域,才有机会去得到这方面的深入的发展和学习。
问:做项目的过程也需要效率吧?
潘江雪:其实就是要标准化,需要专业化分工。我们在最初做项目的时候,需要花超过半年的时间才能做成一家梦想中心,成本超过11万。今天,我们有了专门的建设部、业务发展部、培训部、运营部等,形成一套专业分工体系。2013年,我们同样是5个人,建设部的5个女生,她们一年能够在全国30个省份,建出400个梦想中心,而建设的成本,从一开始的11万降到6万,建设周期也大大缩短,比如说原来要6个月,现在40天就能完工一个梦想中心,而且是在祖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可以看到,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带来的流程标准化,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
问:你希望十年后的真爱梦想基金可以发展成什么样子?
潘江雪:十年后,我觉得真爱梦想应该是以使命为前提,也是以使命为驱动的,所以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公益组织,十年后应该还是在教育领域,但随着教育的迅猛发展,我们的服务方式会发生改变。在真爱梦想过去尝试的近7年的时间里,你会发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唤醒每一个人心中最好的自己,唤醒他内在的动力和上学的使命,所以每一个年代唤醒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过去穷的时候考大学,通过大学改变社会阶层,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是一种唤醒,是一种学习动力,但在今天呢,90后他们已经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唤醒了,所以我们要提供的教育是让他们更有创造力,那未来的00后呢,我们也要唤醒他们学习的这种内在的力量,那我们用什么唤醒呢?就一定要与时俱进。所以我很难说未来十年之后真爱梦想在具体做什么项目,但我坚信我们一定是站在教育的最前沿,努力地找到当时教育领域最核心的问题,然后创造性地提供解决方案。
(摘自南方周末企业社会责任专题)
最新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