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谭颂斌:用于开创的“胆商”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7日
大胆选择:创业者个个都要有胆
听说您当年只用了一个小时考虑,就决定要辞职创业,真的是这样吗?
谭颂斌:我做事情一向比较果敢,但是辞职创业也有缘由的。第一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让我感觉倦怠,因为我喜欢追求事业成就感。第二是我和企业家接触较多,心里也跃跃欲试地涌现出创业的念头。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谭颂斌:当时的确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我所在的单位待遇比较好。对一个年轻人来讲,绝对是“金饭碗”。但在单位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外资企业老板,这些人大部分是“创一代”,他们白手起家、自己创业的故事对我启发和鼓励非常大。
现在国家鼓励创业,很多年轻人也有自己创业的打算,您鼓励他们也要创业吗?
谭颂斌:现在我非常鼓励员工要有创业精神。比如我们公司的总工程师,一位华工毕业的博士生,不仅仅满足于一份不错的薪水,带着几个人创立了银禧光电。公司给了他们股权激励,跟这个团队一起成长。银禧科技未来会不断孵化出这样的创业团队,但是创业是非常艰难的,因此我也经常提醒年轻人,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大胆学习:打破头顶无形的“天花板”
您怎样看待您这些年的成长?
谭颂斌:我觉得自己像一块海绵,能够不断吸收别人的优点。每接触到新鲜事物和新朋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发现和吸收人家的长处。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待人接物,我都怀着宽容之心,虚心学习,提升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所以一直都在成长。
很多人都会好奇,您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公务员做的是招商引资,但是您所创业的却是在高分子材料领域,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个?
谭颂斌:在和企业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都十分需要改性塑料。这种材料当时主要是依靠进口,或者由当地的外资企业生产加工,而且供应、生产加工以及销售都已经形成一个链条,关键的技术握在外资企业手里。面对国内市场强大的需求,我觉得这里面充满商机。
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原材料是工业运行的必需品,工厂运转就像人吃饭,每天都要源源不断地“吃”掉大量原材料。
您的产品应用面已经越来越广,为什么您能在这个领域内不断创新、始终保持领先呢?
谭颂斌:公司发展也曾经遇到瓶颈,那时我才开始意识到,人不光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要跳出传统企业发展思路的束缚。企业以后要持续发展,必须走高科技路线,因此我们公司和高校进行了紧密的合作。有了专家教授的智力支持,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材料发展趋势。现在银禧科技已经成为了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广结良友:合力抱团谋发展
创业以后,您几次遇到问题都可以说是有“贵人”相助,为什么能交到这么多真心相助的朋友?
谭颂斌:我是个喜欢交朋友的人,读书、工作、创业时都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像我在外经部门工作时,有很多香港台湾的企业家来东莞投资建厂,在人生地疏的内地,对他们来说困难不亚于一次重新创业。而我作为他们在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第一个对象,却能主动真诚地为他们服务——我常常能在两三天的时间里,帮他们把营业执照、法人代码、外汇登记等等十几个批文证照全部办妥。这种工作方式赢得了很多企业家的赞赏,慢慢地就成了好朋友。
现在的大学生在创业中,也会遇到寻找朋友、建设团队的问题,那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谭颂斌:每一段职业生涯,不管是就职还是创业,我们都要合力抱团谋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马云之所以能够成功,他的“十八罗汉”很关键。所以我建议现在的大学生,不要考虑单打独斗,要尊重别人,学会带领团队,同时也要懂得充分调动各种资源。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听说您当年只用了一个小时考虑,就决定要辞职创业,真的是这样吗?
谭颂斌:我做事情一向比较果敢,但是辞职创业也有缘由的。第一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让我感觉倦怠,因为我喜欢追求事业成就感。第二是我和企业家接触较多,心里也跃跃欲试地涌现出创业的念头。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谭颂斌:当时的确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我所在的单位待遇比较好。对一个年轻人来讲,绝对是“金饭碗”。但在单位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外资企业老板,这些人大部分是“创一代”,他们白手起家、自己创业的故事对我启发和鼓励非常大。
现在国家鼓励创业,很多年轻人也有自己创业的打算,您鼓励他们也要创业吗?
谭颂斌:现在我非常鼓励员工要有创业精神。比如我们公司的总工程师,一位华工毕业的博士生,不仅仅满足于一份不错的薪水,带着几个人创立了银禧光电。公司给了他们股权激励,跟这个团队一起成长。银禧科技未来会不断孵化出这样的创业团队,但是创业是非常艰难的,因此我也经常提醒年轻人,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大胆学习:打破头顶无形的“天花板”
您怎样看待您这些年的成长?
谭颂斌:我觉得自己像一块海绵,能够不断吸收别人的优点。每接触到新鲜事物和新朋友,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发现和吸收人家的长处。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待人接物,我都怀着宽容之心,虚心学习,提升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所以一直都在成长。
很多人都会好奇,您学的是无线电专业,公务员做的是招商引资,但是您所创业的却是在高分子材料领域,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个?
谭颂斌:在和企业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都十分需要改性塑料。这种材料当时主要是依靠进口,或者由当地的外资企业生产加工,而且供应、生产加工以及销售都已经形成一个链条,关键的技术握在外资企业手里。面对国内市场强大的需求,我觉得这里面充满商机。
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原材料是工业运行的必需品,工厂运转就像人吃饭,每天都要源源不断地“吃”掉大量原材料。
您的产品应用面已经越来越广,为什么您能在这个领域内不断创新、始终保持领先呢?
谭颂斌:公司发展也曾经遇到瓶颈,那时我才开始意识到,人不光要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要跳出传统企业发展思路的束缚。企业以后要持续发展,必须走高科技路线,因此我们公司和高校进行了紧密的合作。有了专家教授的智力支持,才能更好地把握新材料发展趋势。现在银禧科技已经成为了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广结良友:合力抱团谋发展
创业以后,您几次遇到问题都可以说是有“贵人”相助,为什么能交到这么多真心相助的朋友?
谭颂斌:我是个喜欢交朋友的人,读书、工作、创业时都认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像我在外经部门工作时,有很多香港台湾的企业家来东莞投资建厂,在人生地疏的内地,对他们来说困难不亚于一次重新创业。而我作为他们在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第一个对象,却能主动真诚地为他们服务——我常常能在两三天的时间里,帮他们把营业执照、法人代码、外汇登记等等十几个批文证照全部办妥。这种工作方式赢得了很多企业家的赞赏,慢慢地就成了好朋友。
现在的大学生在创业中,也会遇到寻找朋友、建设团队的问题,那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谭颂斌:每一段职业生涯,不管是就职还是创业,我们都要合力抱团谋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马云之所以能够成功,他的“十八罗汉”很关键。所以我建议现在的大学生,不要考虑单打独斗,要尊重别人,学会带领团队,同时也要懂得充分调动各种资源。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中心
最新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