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08期张建斌:零失败率下的投资故事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9日
「从药厂走出来的医疗行业投资人」
2004年的日子对于张建斌来说,是一辈子望得到头的。
在杭州国营企业里做药品技术开发,一张报纸、一杯茶,辗转技术科、检验科以及工厂里各个需要人在的地方,工作清闲有余。后来在技术科里搞研发,跟浙江医科大学的一个教授合作。那时候的时光在他看来,“一年之后能做助理工程师,三年的时间基本上就能做工程师,五年七年做得好,能当个总工程师,然后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在当时年轻的张建斌看来,这样悠闲望得到头的日子,“我惧怕发生”。为了挑战一下自己,张建斌抱着试一试不怕输的心态来了上海。离开安逸的生活环境,没有五金、养老金,成了黑户一个的张建斌,除了一腔热血,其他什么都不具备。住在医科大学的同学宿舍里,花100块买辆自行车,省吃俭用,东跑西奔寻找任何可能的机会,做好了最好与最坏打算。张建斌想,拼上一拼,实在混不下去,就回家种田。但至少,“老了以后,回想起这一辈子,我还挑战过自己,成不成功,再说。人生本就是个过程,这个过程我得经历。”
上海,是张建斌从药品行业转向投资的开端。
在做过研发,做过销售,开过自己的公司之后,2004年开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开始逐步规范执行,随之各种政策也陆续出台,药品招标以及一品两规等政策,限制了小的药品代理公司发展空间。
张建斌再一次瞥见可见的未来,决定转行。而转行最快最好的办法,在他看来,就是去读个全职的MBA。2008年,他选择了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在商学院里,开始的两个月内所有行业背景的人会一起做个分享,在这两个月的观察和学习中,张建斌确定了以后的职业方向——风投,并且是医疗相关的风投。他开始积极参与行业会议,研究行业报告,全方位了解这个行业。在2009年IDG七八月份的集中招人中,张建斌凭着几年来的行业积累,顺利经过三轮面试,正式进入IDG成为了一名医疗行业风投。
「丰厚行业知识练就的“稳”、“狠”、“准”」
进入IDG之后,张建斌主要看药品、医疗、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移动医疗等几大方向。因为之前丰厚的行业积累以及自身的不断努力,他决定出手的项目,大多稳成不败。
第一个项目是2010年的双城药业。在当时的尽调中,双城药业年利润2000万左右,当时合伙人问张建斌,从2000万到7000万的净利润,概率能有多大?张建斌思索一下回答说,80% 。2010年8月31号,IDG投了这个项目1500万美金。投出以后,张建斌便像团队成员般陪同项目共同成长,用自身积累帮他销售,帮他进医院……第二年,双城药业的净利润由2000万增长为7100多万。2012年8月8号,双城药业成功在深圳中小板上市。
接下来的2011年,张建斌看起了医疗美容。那时刚刚有些苗头的医疗美容行业,碰上了超女的“医疗案件”。由于普通大众对于案件的不了解,舆论压力给了整个医疗美容行业一个重大打击,行业低靡,几近冰点。但张建斌凭借着对人性的感知与判断,认为冰点只是拐点,这行业迟早要起来。所以他坚持要投出一家正在融资的医美机构。投委会否认,他就再度坚持。上了两次会后,投委会终于妥协,条件是要把投资金额减掉。投后,从2012年3、4月份到现在,三年时间,这家机构在全国已建立18家医院,公司净利润从2012年的不到2000万,到如今的7000万。
后来张建斌接触了一个生产血液净化相关耗材的公司,比如说透析导管、中心静脉导管、血液灌流器等等。2012年9月30日做完技术调查,公司的净利润是1000万。当时那家公司的董事长对张建斌说,“我们有50多家基金来找,最后只选定了10家基金来做调查。我们要求这10家得背靠背来一个个报价。我们这么干并不是为了飙价,是要看你这家基金对我这个行业、公司、团队有多少了解。”当时大部分基金报的价格都在2个亿左右,因为财务指标摆着,所以稍微高一点儿的,大概也就3个亿。但是张建斌把心一横,报了6个亿,也就是60倍的市盈率。这个正常水平顶多20、30倍PE的医疗市场,大多都是2个亿3个亿,但张建斌稳、准、狠地报出6个亿的价格。当时有家基金看到IDG报了6个亿,回过头来要报7个亿。董事长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对行业有着深度认知的张建斌。投出后,该公司2013年净利润4300万,2014年7500万,截至2015年5月,已经过了5000万。“今年至少一个多亿吧,项目回报10倍往上。”张建斌自信地说道。
投起项目来“稳、准、狠”的张建斌,赖于投前的充分准备。“投项目前我做了详细的调查,从竞争对手、医院的医生、临床、研发,所有的经销商,销售体系、管理体系,我全部调研了,最后做了一个详细的财务模型,做了三年的,所以我敢出手,敢报这个价。”
「投资要顺应人性」
做投资、做企业是跟人打交道的,最重要的是人性。而对于人性的解读和理解,张建斌更倾向于佛学。
“佛教是教,但佛学是哲学。一些佛学书籍,对于投资以及人生各方面很有辅导意义。从产品的层度来说,技术研发我都不懂,但是我看产品的好坏就是取决于人性。就像马云一点也不懂互联网一样,我对产品的要求就是,我一个外行人来用,看好用不好用。你用什么技术没关系,计算机里面的C语言、JAVA都无所谓,像医学的角度也是这样。从药品的角度来讲,药品开发的技术层面我可能不懂,比如热熔挤出、纳米、高能分散剂型这些都是不同的技术,那么药品的好坏我从什么判断呢?比如紫杉醇这个产品。以前它是用蓖麻油,因为它的溶解度比较小,很难溶解,只能用蓖麻油来溶。这种产品是来治疗女性的卵巢癌这一块的,用量比较大,用的过程中,正因为有蓖麻油,它是细胞毒性药物,因而会产生过敏反应,脱发、恶心、睡不了觉,有各种各样的副作用。现在绿叶公司新开发的,叫做力朴素产品,紫杉醇脂质体,最终效果第一是不用蓖麻油,具有一定的靶向性,直接靶向肿瘤。第二,极大降低副反应。第三,降低了副反应,用量就能增大,疗效就更好。当你不了解脂质体是什么的时候,你要从最终的结果,疗效好不好、副反应少不少、是否符合人性来判断,用户怎么可能喜欢导致脱发、睡不着的产品呢?这就是人性。最终这个产品符合人性、符合你的标准,就是好产品。”
佛教里面有个四圣谛,它就讲人的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最终最核心的概念是空。“比如一个瓶子是绿色的,但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换一个角度来看,从动物的视角看,这个瓶子就不一定是绿色的了,甚至瓶子都不一定存在,因为这是人的感受器官感受出的。这是相对的存在,不是绝对的存在。学佛,学的是’道’的层面。”
这“道”的层面在企业管理中,张建斌这样看待。
“有的企业运用的西方各种管理术,在遇到困境的时候,职工一个个离开。但有的企业遇到困境的时候,职工问家里亲戚借钱,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这就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造成的结果。最高境界当然是这样,但一个企业没有这种能力的时候,当然需要这种“术”来保证企业的运营。最终的层面是人性的层面,饮食、男女、睡眠、名、利这五个方面是人性最基本的欲望,但一层一层上去,按照佛学的讲法来说,一共有八万四千种欲望。对于一个人来讲,在企业里工作,要么为了名要么为了利。为什么股权激励能吸引这么多人呢,可能未来会有1000万、2000万的股票市值,你就愿意去做这件事,有动力做好这件事。如果是10万、5万的年薪,别人就不愿意。”
不管是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产品的管理都是落在人性,投资也是如此。“你要投一个公司,要看企业董事长,他是想做一个1000、2000万过过日子的董事长,还是想做成一个行业的冠军董事长,以后走出国门,做成一个跨国的公司。这个很重要,就算产品再好,只是想做1000、2000万,那也不好。事在人为,任何一件事都是由人做的。就像考试一样,如果我的目标只是考60分,那只能考30、40分。如果我的目标是100分,那我有可能考80、90分,这是一定的。所以我觉得投资最终还是看董事长这个大股东,他有多少冲劲,有多么大的目标,这很重要。这个目标相当于人的欲望,转换成你的发心,驱动你去做这件事。”
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深扎医疗投资行业多年,并不断往更深处前进的张建斌,进入投资圈七年,以每年150:1的项目筛选率,投出了七个项目。截至今天,没有一个项目失败。虽然对于他来说,“我觉得失败反而是一种很好的获取教训的方法。没有失败可能是因为我现在投的项目比较少,从行业的角度来讲,医疗行业是抗周期性的,整个行业是2、3倍的GDP增长。所以大势非常好。在这个大势里,做得仔细一点、做得深一些、看得长远一些,就一定能降低失败率。”
*文章来源:局JU
最新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