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洲鸿:让资本与公益和谐共舞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4日
追求资金使用效率与整体社会回报相结合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由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先生发起,经浙江省民政厅核准,于2012年5月11日登记成立,资助方向有公益行业支持、中华文化传承。
2015年3月30日左右,一篇关于敦和基金会2015年资助预算的文章在公益人的微信圈疯转,大家都有种天空马上就要下人民币的感觉。对此,刘洲鸿的回应很平和:我们希望向大家传递的是“捐赠不是慈善的全部”。
“2015年,我们确实有这个规模(1亿元人民币)的预算,大致的分配是:一半左右用于公益及公益行业支持,这其中也包括种子基金计划、公益优才计划等我们与伙伴合作的项目;1/4左右用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这是我们将持续关注,大力投入的领域;1/4左右作为机动资金,针对创新性和不可预测性满足社会未来与现实需要,比如某些极具前瞻性、发展性的项目,某些突发事件或重大灾难;1/10按照基金会的管理规范作为工作经费、运营管理支出”。刘洲鸿说。
从信息披露中看到,2013年,第一个完整走过的年份,敦和基金会资助项目31个,资助总额936.87万元。而2014年,其资助总额已达9447万。“敦和基金会从成立之初就有明确的定位——做资助型基金会”,刘洲鸿说,“但我们希望成为的资助型基金会似乎没有特别相似的样板来学习,所以仍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们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领域不进行过度的限制,增进了解与学习。运用社会价值投资的策略,主动接触,从项目设计带来的社会收益出发,追求资金使用效率与整体社会回报相结合,做基金会的基金会。”
资本运营智慧背后是着眼全局发展的信念
创始团队的持续注资和不菲的资产管理收益,保证着敦和基金会资助总额的持续攀升,这家被业内称为“最会赚钱的基金会”,又是怎样看待这个提法呢?
“敦和基金会确实具备一定的金融市场、资产管理优势,但‘最会赚钱的基金会’我们实不敢当,也并非我们所求。公益伙伴募集社会捐赠,将其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再分配,但由于公益行业普遍的募款能力有限,金融能力不足,专业服务成本相对过高,加之制度管控,使这一过程中广泛存在着资本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公益伙伴关注募款融资的同时,可以运用金融思维与方法,提升资本利用能力,取财有道,以财生财,不过分依赖募款,也不过分追逐金融回报,逐步形成健康合理的资本结构,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不过但凡是炒过股或做过投资理财的人都知道,高收入就意味着高风险,而公益机构能够用来做投资的钱,也多是募集的善款,如果投资赚钱还好说,如果赔了,怎么对广大募款人交代呢?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所以会有上述资本利用低效现状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整体运作系统与机制,需要专业的金融服务供应商,针对公益行业需求设计的产品组合,还需要成熟的第三方监管,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的理性程度也是不可或缺的。敦和基金会在这一点上的做法是,为伙伴分担投资风险。今年敦和公司也发行了敦和慈善事业发展基金,希望尝试为公益行业提供此类支持。”
把资助的灵魂融入具体项目设计
2015年,敦和基金会究竟能给公益圈带来什么?刘洲鸿解释了敦和基金会在资助理念上的独特新颖之处。
公益优才计划:关注解决公益机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入选公益优才计划的机构,敦和基金会提供10万的聘请专业人才的费用,连续支持2-3年,以此节约公益机构的运营成本,让他们能够引入专业人才,发展得更好。
种子基金计划:针对公益机构项目发展的资金紧缺的现象,敦和基金会以300万作为投资理财的不动本基金,8%的投资回报目标,每年为公益伙伴获取24万的投资收益作为机构运作的经费,解决公益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活水计划:社区组织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募款比例相对较高,来自公众和社区成员的非常有限。活水计划鼓励募款结构的多元化,降低对任何一类资金来源的依赖;希望社区组织能真正地扎根社区,更多的吸引公众参与。这个计划首先在浙江进行实践探索,根据公益机构筹款需求来匹配比例,比如来自于政府的资金占5%-10%,基金会和企业的配比是10%-20%,来自普通民众的配比是20%-30%,通过这样的配比鼓励公益机构资金来源多样化,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发展上来,对机构发展更加有利。
国学传承计划:现阶段主要有三个方向:文本解读、多元对话和实用传承,探寻中华优秀文化,根据当今的社会认知与语言特征进行有效的传播,使之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实用价值。
资助本身代表一种价值的认同,什么样的项目和机构能够得到敦和基金会的青睐呢?刘洲鸿解释道:“首先没有一个固定的评选标准,每个计划的评选标准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你说的很对,敦和基金会不做实操,是通过伙伴参与到实际的社会问题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价值判断上有一定的相似程度。行动上,用理性积极的态度,配合感性的人文关怀,在设计中具备可持续和全局观,在执行中有的放矢,追求资金使用效率与整体社会回报相结合的效果。而公信力、专业能力、透明度是基本前提。我们现阶段以对非营利的机构的资助为主,但也在探索与其他类型的伙伴合作,社会企业、科研机构、文化机构等等,可能采取的方式也会通过创新逐步丰富起来。上述提到的具体每一类计划针对的对象有所不同,比如公益优才计划,针对成立时间不长、对于社会问题分析的比较清楚、有自己可行性很高的业务模型、专业能力也很优秀的公益机构;公益种子基金,主要针对很优秀的基金会,他们能做项目、也有经验、公众筹款能力强,但是很难筹来基金会的运营费等。”
政策期待、公益专业化、公益职业化
2008年汶川地震被视为中国的“公益元年”,民间慈善组织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2014年则被认为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现代科技也悄然改变着公益形态。
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开始积极参与第三部门实践、参与社会问题解决、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当然是好事情,因为第三部门都还很弱小,需求非常多,还没有说是资源过剩的情况,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和个人投身公益。资本、商业的参与能够带来的不只是资源,更重要的是经济与产业思维,规则与信誉的坚持,相对科学的决策、管理与质控过程,这些思路与经验是通过价值引导表现的,对公益的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与成熟。另外,也能影响到更多年轻人来做公益创业”。刘洲鸿说。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现在第三部门发声的能力还很弱,目前注册的公益机构有50多万,看似有很多人参与到其中,但是从事公益的人口占中国人口也就是0.2%,对比一般发达国家的8%-10%,可见差距还很大,而且与我们的社会需求比,还差得很远。
对于未来第三部门想更多地发声,刘洲鸿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可以有更多的公益机构进行政策倡导,比如呼吁政府开放登记注册、加大扶持的力度。“未来政策方面我期待开放注册,让更多有意愿从事公益的人都有注册公益机构的权力,不要把公益的门槛定的太高;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比如特别实际的税收问题;公募权对优质机构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还有对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基金会需要有更独立的资产结构,以保证其公益属性。”刘洲鸿还表示,“如果公益信托得以发展,就可以满足不具备成立基金会资质的机构与个人,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第三方公益信托平台成为公益资助的委托方,进而根据具体执行情况自主选择受益方或受托方,可以鼓励和保护公众的捐赠热情。”
其次,公益机构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慢慢培养一个公益人才生态。公益和所有专业领域一样,也需要职业化,通过市场的手段吸引优秀人才,选用育留,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再次,在中国大陆,捐款60%-70%来自于企业,民众捐款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而西方发达国家捐款的60%-70%恰恰来自于民众。这有我们公益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捐赠信心、捐赠热情有待提升与保护的原因。因此改善公益环境,提升公众的公益信心,吸引公众参与,促进公众对公益职业的理解也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刘洲鸿最后表示,展望未来3到5年,整体还不太明朗,“判断的时间还是有点短,我自己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资金会越来越多,但人才培养会比较慢,而且不能单纯依赖资金投入。但不论如何敦和基金会将与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携手并肩,共谱未来。”
文章来源:一财网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由敦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先生发起,经浙江省民政厅核准,于2012年5月11日登记成立,资助方向有公益行业支持、中华文化传承。
2015年3月30日左右,一篇关于敦和基金会2015年资助预算的文章在公益人的微信圈疯转,大家都有种天空马上就要下人民币的感觉。对此,刘洲鸿的回应很平和:我们希望向大家传递的是“捐赠不是慈善的全部”。
“2015年,我们确实有这个规模(1亿元人民币)的预算,大致的分配是:一半左右用于公益及公益行业支持,这其中也包括种子基金计划、公益优才计划等我们与伙伴合作的项目;1/4左右用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这是我们将持续关注,大力投入的领域;1/4左右作为机动资金,针对创新性和不可预测性满足社会未来与现实需要,比如某些极具前瞻性、发展性的项目,某些突发事件或重大灾难;1/10按照基金会的管理规范作为工作经费、运营管理支出”。刘洲鸿说。
从信息披露中看到,2013年,第一个完整走过的年份,敦和基金会资助项目31个,资助总额936.87万元。而2014年,其资助总额已达9447万。“敦和基金会从成立之初就有明确的定位——做资助型基金会”,刘洲鸿说,“但我们希望成为的资助型基金会似乎没有特别相似的样板来学习,所以仍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们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领域不进行过度的限制,增进了解与学习。运用社会价值投资的策略,主动接触,从项目设计带来的社会收益出发,追求资金使用效率与整体社会回报相结合,做基金会的基金会。”
资本运营智慧背后是着眼全局发展的信念
创始团队的持续注资和不菲的资产管理收益,保证着敦和基金会资助总额的持续攀升,这家被业内称为“最会赚钱的基金会”,又是怎样看待这个提法呢?
“敦和基金会确实具备一定的金融市场、资产管理优势,但‘最会赚钱的基金会’我们实不敢当,也并非我们所求。公益伙伴募集社会捐赠,将其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再分配,但由于公益行业普遍的募款能力有限,金融能力不足,专业服务成本相对过高,加之制度管控,使这一过程中广泛存在着资本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我们更愿意看到的是公益伙伴关注募款融资的同时,可以运用金融思维与方法,提升资本利用能力,取财有道,以财生财,不过分依赖募款,也不过分追逐金融回报,逐步形成健康合理的资本结构,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不过但凡是炒过股或做过投资理财的人都知道,高收入就意味着高风险,而公益机构能够用来做投资的钱,也多是募集的善款,如果投资赚钱还好说,如果赔了,怎么对广大募款人交代呢?
“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所以会有上述资本利用低效现状的根本原因之一。所以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整体运作系统与机制,需要专业的金融服务供应商,针对公益行业需求设计的产品组合,还需要成熟的第三方监管,社会舆论和公众认知的理性程度也是不可或缺的。敦和基金会在这一点上的做法是,为伙伴分担投资风险。今年敦和公司也发行了敦和慈善事业发展基金,希望尝试为公益行业提供此类支持。”
把资助的灵魂融入具体项目设计
2015年,敦和基金会究竟能给公益圈带来什么?刘洲鸿解释了敦和基金会在资助理念上的独特新颖之处。
公益优才计划:关注解决公益机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入选公益优才计划的机构,敦和基金会提供10万的聘请专业人才的费用,连续支持2-3年,以此节约公益机构的运营成本,让他们能够引入专业人才,发展得更好。
种子基金计划:针对公益机构项目发展的资金紧缺的现象,敦和基金会以300万作为投资理财的不动本基金,8%的投资回报目标,每年为公益伙伴获取24万的投资收益作为机构运作的经费,解决公益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活水计划:社区组织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募款比例相对较高,来自公众和社区成员的非常有限。活水计划鼓励募款结构的多元化,降低对任何一类资金来源的依赖;希望社区组织能真正地扎根社区,更多的吸引公众参与。这个计划首先在浙江进行实践探索,根据公益机构筹款需求来匹配比例,比如来自于政府的资金占5%-10%,基金会和企业的配比是10%-20%,来自普通民众的配比是20%-30%,通过这样的配比鼓励公益机构资金来源多样化,动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发展上来,对机构发展更加有利。
国学传承计划:现阶段主要有三个方向:文本解读、多元对话和实用传承,探寻中华优秀文化,根据当今的社会认知与语言特征进行有效的传播,使之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实用价值。
资助本身代表一种价值的认同,什么样的项目和机构能够得到敦和基金会的青睐呢?刘洲鸿解释道:“首先没有一个固定的评选标准,每个计划的评选标准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你说的很对,敦和基金会不做实操,是通过伙伴参与到实际的社会问题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价值判断上有一定的相似程度。行动上,用理性积极的态度,配合感性的人文关怀,在设计中具备可持续和全局观,在执行中有的放矢,追求资金使用效率与整体社会回报相结合的效果。而公信力、专业能力、透明度是基本前提。我们现阶段以对非营利的机构的资助为主,但也在探索与其他类型的伙伴合作,社会企业、科研机构、文化机构等等,可能采取的方式也会通过创新逐步丰富起来。上述提到的具体每一类计划针对的对象有所不同,比如公益优才计划,针对成立时间不长、对于社会问题分析的比较清楚、有自己可行性很高的业务模型、专业能力也很优秀的公益机构;公益种子基金,主要针对很优秀的基金会,他们能做项目、也有经验、公众筹款能力强,但是很难筹来基金会的运营费等。”
政策期待、公益专业化、公益职业化
2008年汶川地震被视为中国的“公益元年”,民间慈善组织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2014年则被认为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现代科技也悄然改变着公益形态。
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开始积极参与第三部门实践、参与社会问题解决、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当然是好事情,因为第三部门都还很弱小,需求非常多,还没有说是资源过剩的情况,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和个人投身公益。资本、商业的参与能够带来的不只是资源,更重要的是经济与产业思维,规则与信誉的坚持,相对科学的决策、管理与质控过程,这些思路与经验是通过价值引导表现的,对公益的新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与成熟。另外,也能影响到更多年轻人来做公益创业”。刘洲鸿说。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现在第三部门发声的能力还很弱,目前注册的公益机构有50多万,看似有很多人参与到其中,但是从事公益的人口占中国人口也就是0.2%,对比一般发达国家的8%-10%,可见差距还很大,而且与我们的社会需求比,还差得很远。
对于未来第三部门想更多地发声,刘洲鸿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可以有更多的公益机构进行政策倡导,比如呼吁政府开放登记注册、加大扶持的力度。“未来政策方面我期待开放注册,让更多有意愿从事公益的人都有注册公益机构的权力,不要把公益的门槛定的太高;加大政策优惠力度,比如特别实际的税收问题;公募权对优质机构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舞台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还有对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基金会需要有更独立的资产结构,以保证其公益属性。”刘洲鸿还表示,“如果公益信托得以发展,就可以满足不具备成立基金会资质的机构与个人,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第三方公益信托平台成为公益资助的委托方,进而根据具体执行情况自主选择受益方或受托方,可以鼓励和保护公众的捐赠热情。”
其次,公益机构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慢慢培养一个公益人才生态。公益和所有专业领域一样,也需要职业化,通过市场的手段吸引优秀人才,选用育留,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再次,在中国大陆,捐款60%-70%来自于企业,民众捐款其实只是很少一部分,而西方发达国家捐款的60%-70%恰恰来自于民众。这有我们公益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捐赠信心、捐赠热情有待提升与保护的原因。因此改善公益环境,提升公众的公益信心,吸引公众参与,促进公众对公益职业的理解也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刘洲鸿最后表示,展望未来3到5年,整体还不太明朗,“判断的时间还是有点短,我自己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资金会越来越多,但人才培养会比较慢,而且不能单纯依赖资金投入。但不论如何敦和基金会将与志同道合的公益伙伴,携手并肩,共谱未来。”
文章来源:一财网
最新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