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洲鸿:打造系统性公益资助平台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08日
今年3月,一篇关于敦和基金会2015年资助预算的文章引起哄动,敦和基金会一时间名声大噪,当时是什么情况?
刘洲鸿: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今年3月,我们的一位理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做了一个演讲,他要表达的是,中国的整个基金会行业在保值增值方面,无论是意识还是能力都严重滞后,基金会应该多做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还提出,敦和基金会未来要在捐赠本金和投资理财双轮驱动方面还会进一步的加大对慈善基金会的资助。这当中,他提了一句,“2015年我们计划支出1亿元人民币”,其实这1个亿并非全部用于公益机构的资助,有很大部分是用于国学传承。结果,很多人只听见“1个亿”了,其他都忽略了,特别是慈善公益周刊推出一条《敦和慈善基金会计划2015年资助1亿元,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的微信,就把我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由此也可以看出,很多公益机构很“渴”?
刘洲鸿:这也是个好事情,能够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公益行业如此的资源匮乏。哪天大家都不关心这个问题了,说明这就不是问题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是阶段性的,今天是这个话题,明天可能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作为一家资助型基金会,敦和慈善基金会的资助策略是怎样的?
刘洲鸿:今年6月份,敦和慈善基金会通过了新的基金会发展战略规划。之前,基金会还是按投资的理念在做,即投好的项目和好的机构。这更多是“跟投”策略,像其支持的南都基金会的银杏伙伴计划、壹基金救灾、西部教育基金会等基金会和项目,就是一种跟投。
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风险,但却反映不出自己的价值主张和独有理念。去年底,我把战略聚焦到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公益行业的培育。这样一来,基金会的资助方向就不再盲目,而是知道往哪儿走了。
其次,要形成自己的一些品牌项目,有自己关注的一些问题,不能“人云亦云”。比如我们的“种子基金计划”就是针对公益机构资金紧缺的现象而设立的。基金会以300万元作为投资理财的不动本基金,8%的投资回报目标,每年为公益伙伴提供24万元的投资收益作为机构运作的经费,解决其生存和发展问题。2014年我们做了9家,今年拿3000万元再做10家。原来更多的是内部推荐、邀请,今年则公开接受那些处于成长期基金会的申请。
鼓励公益组织募款结构多元化
正如您前面所说,现在很多公益组织资源匮乏,多依赖于政府购买和向企业化缘。您觉得草根组织怎么才能可持续发展,再无筹款之忧呢?
刘洲鸿:对。现在大多社区组织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募款比例相对较高,来自公益和社区成员的则非常有限,而后者恰恰决定着社区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活水计划”项目,即针对那些扎根社区服务的公益机构,鼓励其募款结构多元化,降低对任何一类资金来源的依赖。这个计划首先在浙江进行了实践探索,敦和根据公益机构筹款需求来匹配资助比例,比如来自于政府的资金配比5%-10%,基金会和企业的配比是10%-20%,来自普通民众的配比则是20%-30%,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社区组织更多的去动员社区公众的资源。
启动这个项目以后,效果怎么样?
刘洲鸿:“活水计划”启动后,基金会目前已收到11家机构的申请,我们发现只有一家机构有一笔来自公众的2000元,其他的则全部来自于政府、企业或基金会,社区组织对政府、基金会的依赖度超出我的想象。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为了拿到更高的配比资金,社区组织正在想办法,从社区获得资源。我想活水计划的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
其实,不管是“种子基金计划”,还是“活水计划”,都是着眼于公益组织的资金这一块。对于公益人才缺乏的问题,敦和基金会有什么解决之道?
刘洲鸿:为解决公益组织人才缺乏的问题,敦和基金会实施了“公益优才计划”,即为那些比较优秀的公益机构在筹款、项目设计、策划传播等方面引进的专业人才提供资金支持,费用是10万元,连续支持2-3年。
这个计划的效果很不错,有些机构通过我们的支持招到一个筹款的公益优才,很快就给机构带来几十万元的资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其中很多都是跨界过来的,尤其是从企业过来的,他们很懂得市场运行的逻辑,以市场撬动资源。
公益组织的理念和价值观最重要
与其他资助型基金会相比,敦和基金会的特色是什么?
刘洲鸿:以往基金会更多的是项目资助,或者机构支持,就是项目官员跟一个个机构谈,跟一个个项目谈。这对基金会的人力要求比较高,毕竟一个人管的资金或项目有限。二是对专业的要求很高,既要判断项目的可行性,还要监督、管理,甚至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敦和基金会不能这样做,一是国学领域博大精深,有钱也很难找到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找到了,这个人也可能只对某一方面专业;二是按传统单个项目资助方法,需要大量项目人员。系统性资助依托外部力量,解决了这些问题。
那么,怎样让人力、专业性、支出和战略定位相匹配,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们就提出一个比较创新的方法,即系统性资助。所谓系统性资助,就是根据基金会的大目标(比如国学传承),下面再设一些子目标,然后根据这些子目标,把从事这个领域的主体都邀请过来,共同搭建一个平台,大家在一起学习、探讨、交流,最后由专家评委会来评议哪些项目应该支持,哪些项目需要推广,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我们人力不足和专业性不够的问题。
这样一来,敦和基金会的角色就不单单是一个资助者的角色了,更多的是类似于京东、淘宝的一个平台搭建者和系统维护者。一旦这个平台做好了,将来平台将向其他资助型基金会开放,大家共同使用。
这个系统性资助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这就要求基金会必须转型。
刘洲鸿:没错。基金会现在正在转型,但是要有一个过程。基金会将在国学传承和公益支持两个领域进行系统性资助的探索。
公益支持系统性资助,我们的目的是提升公益行业的动力,其中包括怎样增加公益行业的资源。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在解决公益组织的资源问题,像前面提到的种子基金计划、活水计划和公益优才计划。
人才跟资源关系是很大的,有资金才能请来人才,有了人才就能提升能力,有了能力就能获得资金。对于大多公益组织而言,这个“环”现在是恶性的,而要让其变成良性的,就必须有资源介入,先要有钱,我们就想围绕这个核心做一系列事情。
但是,仅仅有钱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有了钱能不能把事情做好,更关键的还要看它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我们称之为“动力系统资助”,就是怎样让公益行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公益组织的理念和价值观将成为敦和基金会尤其关注的内容。
除了文化层面,我们还重视政策制度,比如税收政策、登记注册,以及慈善立法等问题。概括来说,敦和基金会会关注到公益行业的三个层面:资源、文化和制度,就是系统性资助。资源解决的是能不能做的问题,文化决定能不能做久远的问题,而制度则是保障公益组织能否在一个健康环境下成长的问题。
刘洲鸿: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今年3月,我们的一位理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做了一个演讲,他要表达的是,中国的整个基金会行业在保值增值方面,无论是意识还是能力都严重滞后,基金会应该多做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还提出,敦和基金会未来要在捐赠本金和投资理财双轮驱动方面还会进一步的加大对慈善基金会的资助。这当中,他提了一句,“2015年我们计划支出1亿元人民币”,其实这1个亿并非全部用于公益机构的资助,有很大部分是用于国学传承。结果,很多人只听见“1个亿”了,其他都忽略了,特别是慈善公益周刊推出一条《敦和慈善基金会计划2015年资助1亿元,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的微信,就把我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由此也可以看出,很多公益机构很“渴”?
刘洲鸿:这也是个好事情,能够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公益行业如此的资源匮乏。哪天大家都不关心这个问题了,说明这就不是问题了。公益事业的发展是阶段性的,今天是这个话题,明天可能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作为一家资助型基金会,敦和慈善基金会的资助策略是怎样的?
刘洲鸿:今年6月份,敦和慈善基金会通过了新的基金会发展战略规划。之前,基金会还是按投资的理念在做,即投好的项目和好的机构。这更多是“跟投”策略,像其支持的南都基金会的银杏伙伴计划、壹基金救灾、西部教育基金会等基金会和项目,就是一种跟投。
这样做的好处是没有风险,但却反映不出自己的价值主张和独有理念。去年底,我把战略聚焦到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二是公益行业的培育。这样一来,基金会的资助方向就不再盲目,而是知道往哪儿走了。
其次,要形成自己的一些品牌项目,有自己关注的一些问题,不能“人云亦云”。比如我们的“种子基金计划”就是针对公益机构资金紧缺的现象而设立的。基金会以300万元作为投资理财的不动本基金,8%的投资回报目标,每年为公益伙伴提供24万元的投资收益作为机构运作的经费,解决其生存和发展问题。2014年我们做了9家,今年拿3000万元再做10家。原来更多的是内部推荐、邀请,今年则公开接受那些处于成长期基金会的申请。
鼓励公益组织募款结构多元化
正如您前面所说,现在很多公益组织资源匮乏,多依赖于政府购买和向企业化缘。您觉得草根组织怎么才能可持续发展,再无筹款之忧呢?
刘洲鸿:对。现在大多社区组织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募款比例相对较高,来自公益和社区成员的则非常有限,而后者恰恰决定着社区组织发展的可持续性。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开展了“活水计划”项目,即针对那些扎根社区服务的公益机构,鼓励其募款结构多元化,降低对任何一类资金来源的依赖。这个计划首先在浙江进行了实践探索,敦和根据公益机构筹款需求来匹配资助比例,比如来自于政府的资金配比5%-10%,基金会和企业的配比是10%-20%,来自普通民众的配比则是20%-30%,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社区组织更多的去动员社区公众的资源。
启动这个项目以后,效果怎么样?
刘洲鸿:“活水计划”启动后,基金会目前已收到11家机构的申请,我们发现只有一家机构有一笔来自公众的2000元,其他的则全部来自于政府、企业或基金会,社区组织对政府、基金会的依赖度超出我的想象。我们也高兴地看到,为了拿到更高的配比资金,社区组织正在想办法,从社区获得资源。我想活水计划的效果会逐渐显现出来。
其实,不管是“种子基金计划”,还是“活水计划”,都是着眼于公益组织的资金这一块。对于公益人才缺乏的问题,敦和基金会有什么解决之道?
刘洲鸿:为解决公益组织人才缺乏的问题,敦和基金会实施了“公益优才计划”,即为那些比较优秀的公益机构在筹款、项目设计、策划传播等方面引进的专业人才提供资金支持,费用是10万元,连续支持2-3年。
这个计划的效果很不错,有些机构通过我们的支持招到一个筹款的公益优才,很快就给机构带来几十万元的资金。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其中很多都是跨界过来的,尤其是从企业过来的,他们很懂得市场运行的逻辑,以市场撬动资源。
公益组织的理念和价值观最重要
与其他资助型基金会相比,敦和基金会的特色是什么?
刘洲鸿:以往基金会更多的是项目资助,或者机构支持,就是项目官员跟一个个机构谈,跟一个个项目谈。这对基金会的人力要求比较高,毕竟一个人管的资金或项目有限。二是对专业的要求很高,既要判断项目的可行性,还要监督、管理,甚至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敦和基金会不能这样做,一是国学领域博大精深,有钱也很难找到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找到了,这个人也可能只对某一方面专业;二是按传统单个项目资助方法,需要大量项目人员。系统性资助依托外部力量,解决了这些问题。
那么,怎样让人力、专业性、支出和战略定位相匹配,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们就提出一个比较创新的方法,即系统性资助。所谓系统性资助,就是根据基金会的大目标(比如国学传承),下面再设一些子目标,然后根据这些子目标,把从事这个领域的主体都邀请过来,共同搭建一个平台,大家在一起学习、探讨、交流,最后由专家评委会来评议哪些项目应该支持,哪些项目需要推广,这就很好地解决了我们人力不足和专业性不够的问题。
这样一来,敦和基金会的角色就不单单是一个资助者的角色了,更多的是类似于京东、淘宝的一个平台搭建者和系统维护者。一旦这个平台做好了,将来平台将向其他资助型基金会开放,大家共同使用。
这个系统性资助是一个全新的模式,这就要求基金会必须转型。
刘洲鸿:没错。基金会现在正在转型,但是要有一个过程。基金会将在国学传承和公益支持两个领域进行系统性资助的探索。
公益支持系统性资助,我们的目的是提升公益行业的动力,其中包括怎样增加公益行业的资源。其实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就是在解决公益组织的资源问题,像前面提到的种子基金计划、活水计划和公益优才计划。
人才跟资源关系是很大的,有资金才能请来人才,有了人才就能提升能力,有了能力就能获得资金。对于大多公益组织而言,这个“环”现在是恶性的,而要让其变成良性的,就必须有资源介入,先要有钱,我们就想围绕这个核心做一系列事情。
但是,仅仅有钱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有了钱能不能把事情做好,更关键的还要看它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我们称之为“动力系统资助”,就是怎样让公益行业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公益组织的理念和价值观将成为敦和基金会尤其关注的内容。
除了文化层面,我们还重视政策制度,比如税收政策、登记注册,以及慈善立法等问题。概括来说,敦和基金会会关注到公益行业的三个层面:资源、文化和制度,就是系统性资助。资源解决的是能不能做的问题,文化决定能不能做久远的问题,而制度则是保障公益组织能否在一个健康环境下成长的问题。
*文章来源:长江校刊
*文章作者:马广志
*文章作者:马广志
最新新闻
更多